第8章欢迎来到奥斯曼帝国(2 / 2)

Beyze(卵):花押的左侧是两个套环,表示帝国统治的两片海洋,大环代表地中海,小环代表黑海。

Tug(旗杆):花押中间的垂直三道杠,象征帝国的独立。

Zulfe(风):与三道杠交错分布的这三条“S”形的曲线,表示风从由东向西刮,象征着奥斯曼帝国的扩张路线。

Hancer(宝剑):而花押右边的尾巴,仿佛一把长剑,象征着苏丹的权力和威望。

虽说名号不多,但是耐不住塞利姆整活的花样多,通过对花押颜色的选择与纹理的设计,塞利姆自信自己的花押完全不输于苏莱曼大帝,四舍五入为塞利姆本人完全不输于苏莱曼大帝。

苏丹在这边yy之际,一边的拿破仑却正惊讶于奥斯曼帝国军官那先进的军事思想,不是都说奥斯曼帝国的近卫军全是一帮废物嘛?

拿破仑大为不解,尤其是这两个署名穆罕默德-阿里和阿朗达尔-穆斯塔法的完全是一幅法国军官口吻,重点论述了骑兵与炮兵的使用。

比如这个穆罕默-阿里就浅谈了一下,骑兵在接敌时,面对另外三大兵种的决策。

“首先是对敌骑兵的袭击,通常由各方向,以各分队的密集横队包围敌人或以全军密集横队的队形对敌。拿破仑将军在合围侯赛因帕夏时就使用了该战术,使得侯赛因帕夏全军覆没。

而对敌军步兵及炮兵的袭击,如敌军处于行军状态,则根据敌军兵力多寡进行部署,或重叠,或由数方向进行袭击。拿破仑将军在第一次伏击侯赛因帕夏的军队时,选择由数个方向进行袭击,在己方炮兵的支援下,迅速突破侯赛因帕夏所部的结合部,使其首尾不能相顾,为后续的分割歼灭创造了条件。

而如敌军已经进入阵地并部署完毕,对于步兵,一般情况下袭击部署则用三线(列)以上,如袭击炮兵,通常在二线以上。此时指挥官须将本部各分队疏开,使每部均按横广且纵深,进行重叠配置。第一线各部,须将队列重叠而散开,增大骑兵之间的间隔及列间距离。拿破仑将军正是通过此种方式,一方面完成了兵力的分散,一方面则避免了苏丹陛下所部炮火的伤害。

后续骑兵由各方向分散袭击时,拿破仑将军按广正面展开。在己方步兵二次发起冲锋后,以较小的间隔及距离冲锋,进一步撕裂了陛下的防线。

同时拿破仑将军又安排了第二线部队,在前方部队的直后方续行袭击,且持续向纵深发展冲锋,以便扫荡残敌。

而先前绕后的预备队其实变成了率先进攻的冲锋队,从敌军背面发动冲锋,第一时间破坏了陛下所部的炮兵阵型,为后续各部队的进攻做了掩护工作。”

说实话,这个穆罕默德-阿里的论断绝对是拿破仑所见过最为精彩的,他不仅点明了自己所用的战术,更结合这场演习的每一个局部切合进行了分析,拿破仑不由得感慨道:“这位苏丹,可真是捡到宝了。”

整场阅卷大概花了一个上午,诸如阿里,穆斯塔法等人自然是光荣入选近卫军整编一师,同时从新军抽来部分军官,由拿破仑负责组建一支近卫军模范部队。

至于其他人嘛,听见苏丹阅卷完毕的消息,向苏丹行了个礼,就急急忙忙跑回家干饭去了。

而我们的苏丹同志则带着拿破仑回了托普卡帕宫,两人坐在御厨房里,享受着帝国御厨制作的美味佳肴,“波拿巴尝过帝国的美食嘛?”塞利姆一边啃着手上的烤肉,一边询问着面前同样吃的满手是油的拿破仑。

其实他知道答案,毕竟拿破仑10岁起就被送往军校,后来又转至拉斐尔炮兵团服役,怎么可能有这种机会,不过嘛,能够调侃名人为什么不试试呢,塞利姆前世也是乐子人一枚啊。

“没有过,苏丹陛下,如果不是因为补贴家用,我甚至不会选择来到奥斯曼帝国,毕竟你们是异教徒。”

拿破仑拿起一片烤肉,接着说道:“但当我到达这里时,我才发现其实奥斯曼帝国和贵族们描述的并不一样,你们有自己的文化,服饰,饮食。你们宽容大度,允许东正教徒,犹太人,阿拉伯人在帝国的境内生活。相比之下,连一张南特赦令都容不下的路易十四简直不配被称为太阳王,奥斯曼苏丹的新月光辉柔和的洒在每一位帝国居民身上,路易十四却从未平等的照耀过法兰西王国,而我的故乡科西嘉更是饱受法国人的白眼与欺凌。”

此时的拿破仑,在酒精的刺激下,似乎开始有些放松了起来,与塞利姆谈天说地,抨击时政,颇有一种“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感觉。

看着眼前微醺的拿破仑,塞利姆举起酒杯,说道:“亲爱的拿破仑-波拿巴,欢迎来到奥斯曼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