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快速电器化和不患寡而患不均(2 / 2)

当然这些电机也给新生的电网带来巨大的压力,断电开始成为了太平山百姓幸福的烦恼了。

蒸汽历309年6月初。

这大半年的时间,整个太平山在徐烨的强力推动下,快速电气化,机械内燃机化,兵工厂,机械厂用上电机,甚至连饲料厂也用上新的电风扇解决上区闷热问题。农田用上了抽水机,收割机等机械,太平山的道路上也出现了一辆辆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拖拉机和运输货物的卡车。

而像小李这个的高收入者,甚至装上了新式风扇,有了这个世界第一件家电。当然这样的享受代价也是极其高昂的,不但要付出20元的电扇费用,每个月还要付出1元的电费,整个太平山用的起电扇的也就上百人,即便是都是像小李这样的高技术人才。

这些新生事物出现,让整个太平山的科技水平快速提升到50年代。要是有穿越者来的太平山,只怕他还会以为这里是天朝的某个落后的山区。

随着电机和内燃机的大量普及,太平山大部分的蒸汽机快速被闲置,除了少量被改造成为了发电机,大部分的蒸汽机又被徐烨以5折的价格卖出去。

“这也太亏了!”高要看着车队把新买的蒸汽机当中二手机器卖了,心疼的要死,要知道蒸汽机可是可以传三代的,而现在这大部分的机器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些机器买过来的时候花了七八十万,而现在当做二手的只能卖出不到三十万,这一来一回整个太平山亏了几十万。

没办法,谁让整个吕宋的工业实力不强,想要蒸汽机的地方还真不多,二手机器自然就卖不出价格了,要是在大汉内地的话,这些蒸汽机完全可以当新机器来卖。

“能卖出这些价格,我们已经赚了,有了电机和内燃机谁还用蒸汽机这样的大家伙。”

徐烨却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电气化和内燃机化让整个太平山的生产力成倍的提升,难道放这这些机器在山里堵住电机的道路,大汉就是有太多的蒸汽机了,大汉的贵族商贾不愿意为这些机器的更新换代买单,这才让天下的发展都陷入了停滞的情况。

换上电机和内燃机之后,徐烨可以敢说太平山是整个天下生产力最发达的地方。

当卖蒸汽机的车队在高要眼中缓慢消失之后。

他来到徐烨身旁说道:“太平山有一些政策要改一改,不然会打击到大家的积极性,容易影响我们太平山的发展。”

徐烨不解道问道:“大家对我有什么不满?”

高要叹口气道:“不是对你不满,而是对来你拔高脉术师的待遇不满。”

在太平山当中很少有人对徐烨不满,徐烨从来没有显示出高人一等的想法和态度,他平等对待大家,让太平山的人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

而徐烨平时不管是住房,伙食都和太平山普通的小兵一样,在太平山待遇最好的是伤兵,余下的是脉术师和军人,再接下来的是工人和农民,徐烨没有用手中的权利为自己谋去任何福利待遇,这点十分让人钦佩。

但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当初大家在太平山都一样穷,吃吃不好,睡睡不好,却没有什么抱怨了。

但现在太平山的普通的农民一年能赚10元左右,工人也可以赚40元,能养活一家五口人,这个待遇即便是在泗水城都是很高的。

但小史丹利这样的老师有几百块收入,而像小李这样的脉术师可以赚上千元以上,像刘禹锡和万户这样的顶级脉术师更是可以赚上万元以上,比他们多了几百倍的收入,这些高收入的人群就让很多人不满了。

尤其是军中高层,他们觉得自己出生入死才打下了太平山现在的地盘,结果他们只能赚上百元,而那些脉术师躲在安全的地方却可以轻轻松松赚上万元,收入是他们的上百倍,他们即便明白万户他们的重要性,但在内心当中也很难接受万户他们如此高的收入。

徐烨道:“这有什么不满的,和万户这些专家创造的财富相比,上万元又能算得了什么!”

“高要兄也知道我们在太平山建立工业区,光购买的蒸汽机就花费了80万元了,但现在我们有了更加高效的机器了,这些价值80万的蒸汽机就这样被淘汰了,这些电机内燃机的价值超过了百万吧。”

“这两位专家创造了百万的价值,我们才给他们1万元,这根本不能说多,反而是极其少了。万户他们要是在大汉,他们的发明足够让他们成为百万富翁,从这里看,高要兄,你还觉得我们给万户他们的钱多吗?”

高要叹口气道:“不多!”

“但你说服我是没有用的,你不能说服大家,大家的心中就会有怨气,内心就会埋怨。”

这一年多的时间,我们太平山出现的贪污腐败的人多达上百人,每次我审问他们为什么要成为贪官的时候,他们总是会那小李他们的高收益说事情,我们的工作人员内心不平衡,他们自然会想办法做一些让他们内心平衡的事情。”

还有一点高要没有说,这里有很多人甚至是他直接从墨家带过来的,他们为墨家九死一生都没有出卖墨家,很多人甚至是高要的生死之交,但他们没有死在战场上,却倒在了安逸的太平山上了,这让高要痛心疾首。

没有人是圣人,即便是墨家的弟子也特殊材料制作的,强行拔高他们的道德明显违背人性,即便真有人可以做到那些圣人的准则,但那也不过是谎言。

违背人性,拔高道德会出现什么样的事情,徐烨再清楚不过了,要不就会极端追求公平,造成效率极其低下,最后整个社会扛不住这种低效的。最终又来一个一百八十度转弯,变成极端追求效率,官员为了升官,总喜欢超级加倍。

第一个时期徐烨虽然没有经历,但第二个时期徐烨却是经历了的,这个徐烨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因为他在学校的学习的东西和他在社会上的认知是完全不同的。

这让他的三观虽然没有崩溃,但内心扭曲了很久,后面见识多了,才知道天下乌鸦一般黑,了解多了也就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