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中原(4)(1 / 2)

汉鼎 南海十四郎 11672 字 2019-10-07

 (本书7月22日封推,兄弟们多给几张月票,让我华丽一个月吧!谢谢!)

朱温从敬翔的转变中了解到重要的信息,什么信息?才能非凡、随机应变,这正是他现在最需要的,在这种乱世,城头变幻大王旗,局势变幻莫测,只有高度的灵活性,才能保证势力的生存。朱温将敬翔召来,交谈了一段时间,两人就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仿佛是在冥冥中找到了另一半。

不过朱温轻易不相信别人,他决定考验考验敬翔,于是问道:“听说你在读《春秋》,《春秋》所记何事?”

敬翔轻描淡写的回答:“诸侯争战之事耳。”

朱温不屑地问:“其用兵之法可以为吾用乎?”

敬翔从容答道:“兵者诡道,宜其变化无穷。若复如春秋时,则所谓务虚名而丧其实效,大王之事去矣。”

朱温大喜过忘,立刻任命敬翔为负责起草文书奏章的馆驿巡官,再也不用帮普通士兵写信了。当时朱温正在和黄巢余部交战,敬翔时时为朱温谋划,每事必中,而且敌我双方,朱温对此非常满意。到后来,朱温每次出征,都少不了敬翔在身边。敬翔也的确才思敏捷,举轻若重,举重若轻,屡次帮助朱温渡过难关。朱温欣然,对敬翔越发信任。刚开始叛变到唐廷地时候。因为总是担心部下对自己不利,朱温喜怒无常,好像对每个将领都充满了怀疑,他尤其担心昔日的兄弟会因为黄巢的事情对自己下毒手。故“多权数,将佐莫测其所为”,但是这位敬翔就是有牛,竟然能猜出朱温的心思。文武官员中惟敬翔能逆知之。往往助其所不及。”同时,敬翔和朱温地妻子张惠一起,救下了许多有能力的将领,例如孟绝海和邓天王都曾经被朱温责罚,最后是两人合力救下的。

朱温心怀不轨,日夜都在梦想着扩张自己的地盘,但是觉得自己兵力不足,每每想大张旗鼓,招兵买马,又怕四境强敌发难。因此心情郁然,刚好其时宣武军逃兵颇多。朱温因为此烦恼,此时敬翔献上一条妙计。敬翔地计谋是“令麾下将士诈为叛者而逃。奏于主上及告四邻,以自袭叛徒为名。”这样攻掠四境强敌,网罗将士,师出有名,别人还无话可说,何愁大事不定?

这地确是条奇计,奇就奇在出他人之所料,能打着“堂堂正正”的旗号,在人们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实现削弱敌人。壮大自己的目的。最重要的是:朱温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合理合法的。朱温使用了这条计谋。果然是得心应手,想打谁。就打谁,想怎么打,就怎么打,那真叫一个爽。兵力一出,“而致众十倍”。怎不让朱温喜不自胜,连呼“天降奇人,以佐于吾”。当然,这条计策到后来就使不通了,周围的势力再也不肯接受宣武军的叛军,抓到了就地斩首,不给朱温开战地借口。

好像敬翔这样有能力之人,竟然投到了朱温的麾下,对于刘鼎来说,只能用助纣为虐,明珠投暗等成语来形容。敬翔和朱温完全是两个极端地人,却走到了一起,还结合的如此紧密,实在是令人叹息。要怪只能怪当时的环境如此,才会孕育如此的怪胎。晚唐朝政腐败、黑暗,是非被颠倒,人才遭荼毒,宦官、藩镇和权臣为争权夺利互相吞噬,到最后只剩下一些凶禽猛兽称王称霸,稍有良心人性的人,都已经死光了。

好像敬翔这样的谋士,根本找不到刘备那样的明主,只好将就着吧,是啊,就着吧。敬翔喜欢谋略,这种喜欢不仅停留在理论战略层面上,而且是要落到实处,在操作层面上显出奇效。他希望自己有用武之地,需要一个可以使自己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的平台。===而朱温恰恰能为他提供这么一个平台。所以敬翔为朱温所用就不会令人觉得奇怪了。

这就是知遇之恩,你也可以说是臭味相投!要想打败朱温,首先就要消除敬翔的威胁。然而,敬翔时刻都追随在朱温地身边,就如同刘鼎不能离开艾飞雨一样,在朱温地身边,同样有精锐的卫士警戒,刺杀这种手段,基本上是没有太大效果地。一次刺杀不成,以后就永远都没有机会了。

刘鼎若有所思的说道:“朱温和敬翔,有无离间的可能?”

艾飞雨摇头说道:“很难。”

刘鼎沉默不语了。

艾飞雨示意顺治推着自己继续前进。

前面是一条小河沟,沟里的水散发着轻微的臭味,幸好有风吹来,将臭味逐渐的驱散。

艾飞雨慢慢的说道:“朱温和敬翔相得益彰,淮西军必定不是他们的对手,宣武军最终必定可以平定中原。东到宋州,西到蔡州,南到毫州,北到滑州,都将是宣武军的地盘。这块土地在战乱中破坏的最严重,十室九空,赤地千里,但是一旦有适当的措施,生产力的恢复也是最快的。只要有二十年的时间,这里就可以恢复到开元盛世的水平。”

刘鼎怀疑的说道:“三眼都的急报,淮西军正以许州为出发地,拼命攻打汴州、陈州,淮西军的兵力是宣武军的十倍,现在将宣武军打得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你凭什么断定宣武军一定会取得胜利呢?”

艾飞雨自信的说道:“此战朱温必胜,飞雨敢和大人打赌。”

刘鼎神色凝重的说道:“我只想知道为什么。”

艾飞雨同样神色凝重地说道:“宣武军内部。有很多出色的人才,这是我们绝对不能否认的。正是这些人才支撑起了宣武军的半壁江山。宣武军地将领都来自原来的起义军,经历过残酷的战争,心理素质很过硬。在稳定士兵情绪方面也很有办法。淮西军越是打压,宣武军越是上下一心,奋力反击。从目前的情况看,淮西军可以迫使宣武军暂时后退。可是想要歼灭宣武军。完全不可能。”

微微顿了顿,他慢慢地说道:“朱温此人,善打下风仗,每每有反败为胜地能力,只可惜一般人很少注意到这一点。昔日他驻守同州九个月,孟楷不给援兵,他手上只有不足万人的兵力,顶住了王重荣的七万大军,等他撤离前线的时候,竟然还有七千人。可见其对兵力损耗有严格的控制。他的最大特点,就是善于利用战场俘虏来弥补自己的损耗。他为此还专门总结了一套有效的瓦解俘虏的办法,传授给宣武军的各个将领。”

“此次,宣武军兵力虽然处于劣势,可是宣武军通过反击等手段,同样抓到了不少地淮西军俘虏,朱温将这部分俘虏补充到部队,兵力不但没有减少,反而略有上升。淮西军的攻击虽然凶猛,却不能有效摧毁宣武军地防线,时间拖得越长。对于淮西军越是不利。况且。在战前,朱温已经派庞师古、朱珍前往山东招兵。只要庞师古或者朱珍任何一人带领生力军回来,朱温都会反败为胜的。”

他仰头看着灰蒙蒙的天空,深沉的说道:“从三眼都的情报来看,淮西军和宣武军的主力,都集中在许州附近,两军僵持不下,其中最危险的就是陈州节度使赵防守的扶沟、西华一线。若是换了其他人,在得到新力军的增援以后,极有可能用于填补这条岌岌可危的防线,以防止溃堤。但是朱温不同,他必然会率军南下,穿过陈州,直下南顿、项城,威胁秦宗权地老巢蔡州。 秦宗权老了,对自己地生命很爱惜,只要宣武军出现在小汝水附近,他必然会主动撤军的,许州前线地压力,也就可以解除了。”

刘鼎轻轻的皱皱眉头,缓缓的说道:“朱温是要牺牲掉赵?”

艾飞雨缓缓的说道:“这不叫牺牲,这叫借刀杀人。一直以来,朱温和赵表面上的关系都很好,陈州每每受到进攻,都是朱温派兵相救,朱温需要什么,赵也是二话不说就送上,两人的旁系亲戚还成了儿女亲家,关系不可谓不紧密。然而,我们必须看到,赵对于朝廷,是忠心耿耿的,是不会容忍别人侵犯朝廷的权威的,这一点和朱温有很大的区别。朱温心中的那点小鸡肚肠,赵也很清楚。朱温想要独霸中原,只有不动声色的将赵除去。”

刘鼎用力舔了舔有些干燥的嘴唇,慢慢的说道:“如果此战朱温胜出,则淮西军如何?”

艾飞雨说道:“宣武军最大的软肋就是兵力不足,无法控制广大的区域,但是随着山东兵员的不断到达,宣武军的实力将会不断的增强。此次许州解围以后,宣武军将会转入主动进攻。淮西军此战若不能从许州攻击汴州,那么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了。从此以后,战争的主动权,将完全掌握在宣武军的手上。”

刘鼎沉吟着说道:“你这样说来,就是淮西军很快就要灭亡了?”

艾飞雨脸色有些阴沉,慢慢的说道:“这就是飞雨最担心的啊!”

他突然加快语速,连声说道:“秦宗权此战失败,必然加快西顾,加快从山南东道掠夺战争资源,以弥补淮西军的损失,同时不断对宣武军发起攻击,以消耗宣武军的实力,同时掩饰自己的弱点。朱温此战胜利,必然加快从山东等地招募兵员,以求短时间内迅速击溃秦宗权,这样一来,双方在许州、陈州一带,战火就无法消停,任何一方想要停火都是不可能的,只有一方被消灭了,战火才能够暂时消失。”

刘鼎说道:“宣武军若胜利占领蔡州,则中原危矣。”

艾飞雨说道:“秦宗权不会轻易放弃自己地老巢。他在蔡州经营了那么多年,已经将其经营得好像是铁桶一样,只要内部不出问题,宣武军想要短时间内拿下蔡州。还是不容易的。宣武军一旦围攻蔡州,他会将襄州等地的战略资源,全部集中到蔡州去,和朱温拼个你死我活。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刘鼎迷惑地说道:“我们协助宣武军攻击淮西军?又或者是……协助淮西军反击宣武

艾飞雨笑着说道:“都不是!”

似乎自己也觉得解释起来有些费劲。艾飞雨说道:“我们现在的心情很复杂。既期盼宣武军攻打蔡州,却又担心宣武军不打蔡州。宣武军攻打蔡州,可能一举平定中原。然宣武军不打蔡州,襄州的战力就会很强。我们最希望出现的局面,就是淮西军和宣武军在蔡州争持不下,两败俱伤,同时秦宗权将襄州等地地战略资源不断地转移到蔡州。”

刘鼎唯有苦笑。

艾飞雨的设想,当然是最美妙不过的,如果真的出现这样的局面,鹰扬军就可以趁虚而入。占领襄州,一举控制这个战略要地。以后就没有这么多的烦心事了。不过可惜的是,这场征战的主动权,似乎完全掌握在朱温的手上,掌握在宣武军的手上,而不是掌握在鹰扬军地手中。到底打不打蔡州,那是朱温考虑的事情,和他刘鼎无关。

然而,艾飞雨并没有觉得问题有多么地严重,他缓缓的说道:“大人,以前我们的战略是怎么样的?”

刘鼎慢慢的说道:“首先平定江南。===积累力量。然后横扫中原。”

艾飞雨果断的说道:“飞雨建议,对此战略稍作调整。首先争夺中原,然后再平定江南。”

微微顿了顿,艾飞雨提高语调,狠狠的说道:“我们鹰扬军独立进攻襄州!不要反淮西军联盟!”

刘鼎略微思索,随即豁然开朗。

自古以来,平定了中原以后,再平定江南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之前的首先彻底平定江南,然后再横扫中原的战略,是最稳妥地战略,却不是最快捷最有效地策略。平定江南地区肯定要三五年甚至是十年的时间,鹰扬军根本不可能等待这么长地时间,朱温也不会给鹰扬军这么长的时间。有三五年甚至是八年的时间,朱温已经将中原完全建立坚不可摧的政权了。

艾飞雨的战略看起来很冒险,仿佛江南还没有平定,就北上争夺中原,好像是非常冒险的战略,尤其是鹰扬军独立进攻襄州,时刻都会后院起火。事实上,这样的担心其实是可以忽略的,现在的江南地区,各个势力的主动攻击性并不强,尤其是对于鹰扬军这样的强势力,根本不敢主动招惹。他们更担心的是遭到鹰扬军的攻击,而不是主动触怒鹰扬军。哪怕是南平王钟传,在雷池水寇吃了这么大的亏,现在采取的也是防守反击的战略,轻易不肯招惹鹰扬军。这充分的说明了恶人惹不得的道理。

只要保持江南局势大体稳定,鹰扬军就可以全心全意争夺中原,完全不用理会后面的各个大小势力。这些势力如果不联合起来,想要攻击鹰扬军,那是自取灭亡。鹰扬军的反击,会让他们悔不当初。这些势力能够联合起来对付鹰扬军吗?不太可能,就像是鹰扬军要联合他们一起来斗争淮西军一样!鹰扬军北上争夺中原的同时,只需要安排一些谋士,离间分化,防止江南各个势力组织反鹰扬军联盟即可。

所有江南势力里面,最具威胁的其实是董昌,次之是南平王钟传。至于杜洪、闵锁、廉知怀、陈岩之类的,还不能入鹰扬军的法眼,他们各自之间互相攻讦,根本没有时间来理会鹰扬军。然而,其实董昌也不需要出动大军来镇压,董昌现在的最大敌人是刘汉宏,双方的战斗看起来没有三年五载是没有办法解决的,除非是突然出现了意外。

现在淮西军刚刚进入襄州,当地的局势还没有完全稳定,正是鹰扬军全力进攻襄州的最好机会,马殷就算能力过人。也无法在短短地几个月之内,将整个山南东道的战力凝聚起来,他需要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援助。这个时候。淮西军主力正在和宣武军苦战,无法对马殷提供太多地帮助,正是襄州最虚弱的时候。要是鹰扬军错过了这个机会,等马殷整合了整个山南东道的战力。鹰扬军再来发动进攻。那襄州就真的变成硬骨头了。

鹰扬军有没有实力单独拿下襄州?当然有,只是代价会大一点!宋林耀地到来,说明江南各个势力想要紧密联合起来,一起反击淮西军,根本是不可能地。就算能够勉强达成协议,在联合进攻里面,也会出现出工不出力的现象,与其耗费几个月的时间,辛辛苦苦组建反淮西军联盟,最后出动一盘散沙似的军队进攻襄州。还不如鹰扬军现在立刻出动,坚决将襄州拿下来。

当然。依靠鹰扬军现在的地盘和实力,要全力争夺中原,还有些力有不逮。不过没有关系,宣歙地区应该很快就落入鹰扬军的手中,只要取得宣歙地区,鹰扬军就拥有完整的舒州、黄州、蕲州、池州、歙州、宣州、润州,以这七州之地,只要运用得好,努力发展当地经济,可以和宣武军比较高下了。

此外。鹰扬军虽然是独立进攻襄州。但是后勤方面,完全可以让江南各个势力分摊。江南各个势力。对于鹰扬军还是很忌惮的,如果连一点物资都不愿意提供,那么鹰扬军跟他们也不客气了,拼着不要襄州也要将他们干掉。不过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不大,只要能够用物资来换取鹰扬军的“善意”,大概南平王钟传也是愿意地,反正鹰扬军需要他们提供的物资,还没有达到他们无法满足地地步。

鹰扬军要进攻襄州,就必须加强对鄂岳地区的控制,甚至是将这个地区纳入鹰扬军的控制范围。考虑到路审中的摇摆性,刘鼎第一时间做出了除掉他的决定。武昌军的实力不强,鹰扬军要控制鄂岳地区是完全有把握的,现在鹰扬军水军就在鄂州,只要将杨鹭飒的部队调过来,就可以改变鄂州的主人。鹰扬军现在缺少的只是一个借口,一个不会引起江南各个势力群起攻之地借口。用鹰扬军要进攻襄州,还有一个侧翼地威胁就是荆州。荆州还有数万的淮西军,如果他们疯狂南下,对鹰扬军倒也是个祸害。然而,艾飞雨认为,鹰扬军并不用担心荆州地淮西军。只要鹰扬军发起襄州攻略,大军进入安州、郢州、隋州等地,切断荆州和蔡州之间的联系,料想秦宗言也蹦不了几天。秦宗言的才能有限,没有马殷的辅助,他在荆州最多就是守成之主,一旦鹰扬军大举进攻襄州,他只有坐看的份。

经过艾飞雨精密的计算,鹰扬军的兵力可以高度集中,最起码可以集中一万五千步兵攻击襄州。包括鬼雨都、鬼脸都、罡字营、忠字营、勇字营、飞营、龙战士等精锐部队,都可以全部用到襄州前线。甚至大部分的镇海军、千牛军部队,都可以抽调到襄州前线,加上这些部队,鹰扬军至少可以集中两万五千人以上。在鹰扬军的后方,只需要在镇海地区留一个营,在舒城留一个营即可,其余的地区,全部都可以交给鹰扬军水军来保持基本的威慑状态。

马殷,虽然才华要比其他的淮西军将领要出色,手下兵力的人数也要比鹰扬军多,山南东道也有足够的战略资源供他利用,然而,在黑色火药的配合下,刘鼎有足够的把握拿下襄州。他很快就想到了三个关键的问题:第一,向其他势力敲诈勒索后勤资源;第二,立刻派人和山南东道那些尚未投降淮西军的官员取得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就算他们不支持,也必须保持中立;第三,就是火速调集所有的参战部队,调整武器装备。

由于之前皇帝李俨的诏令,已经隐讳的表示,山南东道将可能交给刘鼎的鹰扬军来管辖,所以,刘鼎率领鹰扬军进入山南东道是有充足的名义和借口的。相信山南东道的官员和民众,如果不想接受淮西军的统治,他们也会热情的欢迎鹰扬军地到来。这份热情是非常难得的。鹰扬军必须抓紧时间,以免这些官员和民众受到淮西军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