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看你愿不愿意学(2 / 2)

而林子君踏实的工作精神也令赵东宇敬佩,这些总署来的专家,果真是个顶个的精英。虽然还有两个小伙子还没表现出来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赵东宇觉得,肯定也是某个方面的专家。

所以,当林子君看完卷宗,连晚饭都没吃便让赵东宇把专案组人员全部召集回来一起碰个头时,赵东宇爽快地执行了命令,跟着大神混的日子,不要太爽了!

憋屈了一个多月,赵东宇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人到齐了以后,林子君坐在了会议桌的一头,俨然一个象模象样的领导了。

专案组人员围在椭圆形的会议桌一圈,

重生之警界传说啃书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啃书网推荐阅读:旧金山大地主

拿出了笔记本,准备记录。有的人已经知道了案件的最新情况,脸上明显的轻松了许多。

林子君咳嗽了一下,清了下嗓子,说道:“在大家的辛苦努力下,目前,案件已经有了进展。我现在把具体情况捋一下,说的不对、不完善的地方,请大家纠正和补充。

一是嫌疑人的情况,已经明确是三人作案,依据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这三人姓甚名谁,暂时还不清楚,但三人的画像已经有了,经两位证人确定,相似度极高,具备辨识条件。

二是嫌疑人的排查范围,我觉得,不能仅仅把目光放在本地,要重点关注在本地生活时间较长的外地人。为什么呢?通过了解,这个河道,本地人只占少数。还有,常跑船的人都知道,嫌疑人能从百公里外盗窃水泥船窜过来作案,应该不会是毫无目标吧,尤其是有证人证实他们有事先踩点的行为,而且,三人操本地口音,按惯例,应该至少在本地生活三五年以上。

三是同志们刚拿到手的嫌疑人画像,我建议,重点在几个建材比较火的市场进行走访调查,依据如前。

四是进一步缩小侦查范围的猜测。受害人是在去进货的路上,身上必定是带着现金的,嫌疑人应该是熟知情况的,甚至,有可能是受害人的熟人。这三人应该是缺钱,手头拮据的那种,排查的时候要作为重点了解。

五是关于人员分工。我建议分成三大组,一组负责本地的排查工作,一组负责周边省市的摸排,一组负责对跑船的群体进行摸排。

具体人员分工,由赵东宇大队长安排。我的话完了。”

这个案件本来就不缺线索,无非是因为现在的信息化建设刚起步不久,各个应用系统的数据量都很少,所以虽然有线索,却不容易找到嫌疑人。

现在,林子君通过前世记忆金手指确立了明确的侦查方向,更有三个嫌疑人的画像为基础,案情已经进入明朗化阶段,破案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情。

所以专案组成员对于目前的这个情况已经极为满意,并没有提出什么异议,只要一抓到人,就算嫌疑人一概不承认,有指纹,有足迹,有证人证言,有物证,已经是铁案了。

赵东宇在纸上写写划划的,进行人员分工。

林子君突然闲了下来,有空想些与案件无关的事情了。他心里也是很满意的,不是因为这个案件有了提前破获的可能,主要是,段英杰的出色表演已经征服了赵东宇。

绘画技能在巡楠甚至胡国市的推广已经可以预见,甚至整个岭南省都有可能重视起这个技能,这就进一步扩大了《刑警技战术》的影响。

赵东升已经分好了三个大组十六个小组,便要向林子君汇报,他这姿态摆得倒是挺足。

林子君摆摆手,笑笑说:“在这里,你是最熟悉情况的,怎么分组,你决定就好,我绝对服从。”

这话也是说给市警察署派来的人听的,算是支持赵东宇的工作。

赵东宇闻言,笑了笑,便把分组名单读了一遍。除了林子君,其他人全部参与了下一步的大排查。

赵东宇的想法,林子君当然知道,却没有强求要参加排查工作,让陈伟霆、方圆多接触些基本工作练练基本功也就罢了,他的确没必要事必躬亲。

他的工作重心,早已不在这些没有挑战性的具体工作上。

ps:书友们,我是虹城小朱,推荐一款免费app,支持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