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事情就是这样的(2 / 2)

但林子君听到这里,基本上心里已经确定被带走的两个人就是他要找的人了,虽然对登记信息不抱希望,却还是问道:“那,你们有没有登记客人的入住信息?”

“登记肯定是有的,但时间太长了,一年要用十好几本登记簿,现在是找不到了。”中年妇女的回答在林子君的意料之中。

采用电脑登记,上传到旅馆业系统,那是之后几年间强制普及的,现在多数还是用登记簿登记旅客信息,这种纸质登记簿,能保存一年就不错了。

“那,您看一下,被带走的客人是不是这两个人?”林子君向中年妇女出示了姚伟晨和贺成功的照片。

“这个,实在是想不起来了。”中年妇女的回答依然在意料之中,两年多了,谁还能记得客人的模样?能记得有这回事儿就已经很难得了。

看了看酒店的监控,林子君摇摇头,问都没问,就谢过中年妇女,走了。

这个时候的监控,能保存一个月就算时间长的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保存两年以上。

之后,为了稳妥起见,林子君又问了其他几家酒店、宾馆,再没有人能提供线索了。

林子君一共只查了十一家酒店和宾馆,把罗山警察署周边查完,就回去向于敬华汇报了。

于敬华对于林子君查到的线索很重视,如果其他人都没查到类似信息的话,很有可能,遇害的警员,就是在林子君说的这家纵豪大酒店被犯罪分子冒充禁毒大队给带走了。

这一条线索一理出来,基本上,林子君的推断就被证明是对的了。逻辑学里面提到的系列假设成立的条件就有这一条,只要前面的假设被证实是正确的,后续的假设因为是建立在前面的假设的基础上的,继续成立的可能性就相当大。

这样一来,侦查方向和范围可以进一步调整,案件有就了眉目。

因为后续的工作方向,林子君已经有了头绪。

林子君是这么说的:“在警察面前冒充警察,外行还真难做到。只有极度熟悉业务的人,才有可能把真正的警察给骗了。首先,得有工作证,造假也得见过真的才行吧。二来,警察查房得有合适的理由吧,冒充禁毒大队,那就是查禁毒品,说外行话是糊弄不过去的。所以,只有真警察或者经常跟警察一起执行过类似任务的人才能说的过去。这样的话,我判断,犯罪分子之中,应该有人就是我们内部人员,临时人员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这个判断,令于敬华大吃一惊,大胆猜测,也不能大胆到这种程度吧!

这可不是小事,从内部调查,动静可不小,万一判断出错,这个影响难以估计!

但如果,于敬华比较熟悉林子君的思维和逻辑,就自然知道,因为A所以B,因为B所以C……,这是层层递进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建立,靠的就是直觉和经验,很明显,于敬华在这方面是弱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