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系列案件线索少(2 / 2)

这三人疯狂作案一百多起,共杀害数十受害人,凡是没杀人的案件全都蒙了面,凡是见到三人的都被灭了口,被杀的受害人全都在后颈砍了数刀。

随着发案数的不断上升,社会各界对警方的质疑越来越严重,安全感严重缺失。

甚至,因为夜间发案频繁、犯罪分子手段残忍的缘故,很多老百姓想到养只看家犬来预警,竟然导致市场上各种犬价格飙升,从几十、上百一条涨到一两千块钱一条。另外,很多农村竟然家家装上了防盗门窗,墙头也逐渐加高。

警方压力有多大,不言而喻,于是不断加大警力投入。

据不完全统计,当时,侦破案件过程中,在警察总署统一部署下,一共动用警力上万人,排查出数百嫌疑人,后来,根据一次现场提取到的几枚清晰指纹才确认了嫌疑人,最终破了案。

可惜,可惜当时林子君没有仔细看相关报道,记不住更多的经过和细节,只知道基本上是三个人作案,有个矮个子是主谋。

这个时候,这个系列案件应该仅仅是个开始。如果不能尽快破案的话,还会有数十人丧命。

林子君心情无比沉重,几十条人命啊,浓重的紧迫感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三天的时间,以自己现在的能力,应该可以回溯到案发的时候。

现在,首要的任务就是去案发现场。

想到这里,林子君向于敬华请示道:“于副总署,我想去山南的现场看看。”

于敬华点点头,向宋小峰说道:“嗯,宋支派个车送小林去吧。”

宋小峰觉得自己在这里没多少可做的事,还不如和林子君一起去山南,那边还有上百人在工作呢,去干些具体工作也好过在这里瞎琢磨,便自告奋勇,要亲自送他去现场。

于敬华是个老刑侦,自然明白宋小峰的意思,就同意了他的请求。宝山市到山N县大约六十公里,开车大约要一个小时。

宋小峰在路上又跟林子君介绍了一些更多的信息,几百人在三起案件的现场周围开展工作,各种信息不断地汇集到专案组的高层,这些信息虽然暂时没什么用,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派上用场。

这受害的三家,有个共同点,都是或者曾经是粮食收购商,这几家的特点都很明显,院子大,院子里都有磅秤。宋小峰猜测,可能犯罪分子认为做粮食生意的人都有钱,所以会选择这样的作案对象。

这些犯罪分子的心理素质相当好,杀人手法熟练。王行武一家五口人,死前完全没有反抗的迹象,说明都是在睡梦中被杀害的,并没有被什么意外的动静惊醒。

犯罪分子在王行武家作了案之后并没有立刻离去,反而将其家的啤酒也喝了几瓶,还吃了半袋花生米。地上有烟头,是农民工经常抽的五块钱一包的平安牌香烟,想来几人的经济状况并不好。

这些线索,并不能帮助专案组发现并锁定犯罪分子。

目前,侦查工作陷入了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