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奇石市场的小偷(2 / 2)

因为,这种人根本就跟不上成功者的脚步,更别谈什么超越了,就只能是落后。

鲁迅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可是,等到成了路的时候,最早踏出这条路的人,对于后来者,早已成了传说!

超越,首先要超越的是自己,其次才是别人!

超越,更需要勇气!

奇石市场的确很热闹,全国各地的客商云集,流连于各个奇石馆。

不管前世还是今生,林子君对这些石头都不怎么感兴趣。

一些象形石也倒罢了,象鸡的可以叫金鸡报晓,象龙的可以叫龙腾天下,象马的可以叫马到成功,等等等等。当官的要个喜庆,经商的图个吉利,居家的讲个格调。

可是有很多人,就是喜欢拿个金属的东西去敲那石头,敲啊敲的说是听那声音清脆悦耳什么的,图啥呢?这年头,整个好点的音响,想听什么声音没有?更别说互联网普及之后,网上什么找不到?

话说回来,都象林子君这么想的话,这奇石展也不用搞了,之后发起的奇石节也不存在了。

不管林子君怎么想,这奇石展和后来的奇石节,对碧石县的经济发展和打造城市名片还是极具帮助的。

林子君估计开车进去还没有走的快,便在市场外边找了个地方停车,和洛瑶瑶一起走着进去。

这些造型各异的石头对洛瑶瑶的吸引力还是蛮大的,几乎每块石头她都要摸摸,再赞叹一番。问了价之后,再感叹一下:这石头真贵啊!

可不是么,这些石头,稍稍有点型的,起码大几百,动辄成千上万。林子君记得有一块奇石,拿到京都拍卖会上拍卖,拍出了三千六百万的天价!

洛瑶瑶兴致勃勃地在市场里逛着,没心没肺的摸石头侃价格,林子君却是越来越觉得不对劲。

出于职业习惯,林子君时不时地观察着熙熙攘攘的人群。

通过观察,林子君发现市场里至少有三四拨人有问题,象是扒窃团伙。

这时候官方的奇石节还没搞起来,只是民间自发形成的奇石展,所以也就没有奇石节时候的安保方案和安保警力。

林子君虽然没有穿警服,但仍然被认出来了,几拨人明显有互相提醒的意思。这个倒是很正常的情况。

贼就是贼,通常情况下肯定是要回避警察的。

怎么知道是警察?

说穿了也没啥,不是警察的话,你不看石头不砍价,光盯着人看了,还带着审视的炯炯目光,干啥呢?而且,专业的小偷,那眼光,也是毒得很。

小偷怎么辨别?

那就更简单了,小偷就没有正眼看人的,都是斜眼瞟的,选择好了下手的对象之后,便是瞅着时机掏人家的包或者衣兜了。

单独作案的一般会借助衣物等道具或者动作做掩护,偷了就走。团伙一般三人以上,有下手偷的,有掩护下手的,有转移赃物的,分工明确。

这些家伙选择扒窃对象绝对专业的很,谁钱多谁好偷,绝对不会搞错。

一旦下手,极短时间内这几个团伙便会心照不宣地几乎同时动手,得手后马上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