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公鸡中的战斗机(2 / 2)

百工匠心 雅玩居士 0 字 9个月前

“这……”鲁善工深吸口气,居然连纪家都找不到紫玉光?那……

纪华诚沉思片刻道:“不过也不好说,如果是全套墨锭难度很大,可要是零墨,说不定还有点线索。”

鲁善工灵机一动,脱口道:“您的意思是去徽州曹家?”

“不错,曹家制墨工艺传承至今,历经三百多年不衰,必有精妙之处。现在的掌门人曹德辉是我的多年好友,如果是他,应该有办法。”

鲁善工点点头,看来真要下江南一次,给纪华诚满上茶,笑道:“墨我就不难为您老,可这砚台,总要让晚辈开开眼界吧?”

“哈哈哈,就知道你无事不登三宝殿,好,等着!”

纪华诚开怀大笑,站起身,往藏宝柜里拿好东西。鲁善工嘿嘿一笑,开玩笑,纪家先祖是谁?

大学士纪晓岚,别的不说,收藏砚台绝对是发烧友级别,九十九砚斋名满天下。

“乾隆御制白玉籽料云龙纹文房用具八件套?”

鲁善工第一眼看见最上面的玉器,眼前这套白玉籽料文房晶莹剔透,有笔山,镇纸一对,砚台,印章,臂搁,水呈,笔杆一共八件。云龙纹浅浮雕,阳文篆刻乾隆御制,霸气十足!

“不愧是皇室御制,就连盒子都是上好的紫檀,可惜少了一个铜扣。”

“漆盒有乾隆乙未年重装的落款,装饰双龙戏珠纹饰,上好的锦绣。墨为葵花形,通体漆黑如玉,坚硬如铁,为防潮还加上漆皮。”

鲁善工研究着,感叹皇家做工的精细程度,金漆刻着御墨山水清音,渊映斋珍藏。

小心的拿起墨锭,不同形状,不同用途,巧夺天工,精美之极。

然后打开漆盒,竟然全是砚台,足足有六方!

“纪晓岚的半边山端砚,有铭文,此葛山蔡学士所赠也,喜而识之,不忘……”

“虽非砚,著录于阅微草堂砚谱第三十六方,乃自用砚台……”

拿起最后一块砚台,吃惊道:“这难道就是大名鼎鼎的紫云砚,比虽非砚更珍贵,排名第六!”

纪华诚笑道:“正是紫云砚,先祖号称第一才子,学富五车,更是大收藏家,一生嗜砚成癖,将其书斋命名为九十九砚斋,所藏多为古砚名品。”

“每次得到佳砚,都会约桂馥、伊秉绶等书法名家一同赏玩品评,并题诗砚上。他与时任宰相的刘墉更是志趣相投,不但诗文唱和,而且相互赠砚甚至攘夺。”

“家传笔记中风趣地写道:城内多少贵人居,歌舞繁华锦不如。谁见空斋评砚史,白头相对两尚书。”

“晚年将所藏古砚拓编成《阅微草堂砚谱》,特把乾隆嘉庆两位皇帝的三方赐砚列于砚谱之首,对这几方砚极为珍重,铭嘱子子孙孙世宝用之。”

“紫云砚,存世量仅为八块!宝岛翦淞阁阁主黄玄龙有块紫云,这是第二块。”

鲁善工暗自点头,不愧是书香门第,家传深厚,早就听说纪家最擅长文房,特别是砚台,在圈里首屈一指。

至于铁齿铜牙纪晓岚,本人也是传奇人物,史书记载:年八十犹不衰,日食肉数十斤,终日不啖一粒谷,真奇人也。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不吃饭,只吃肉,还是一天好几十斤的食量。别人一夜七次,纪晓岚更是日御五次。别人擅长持久战,他打的游击战。

男女之事很有原则,采用多食多餐的策略。每天上朝前一次,下朝来一次,午间休息来一次,下午来一次,睡前来一次。偶然感觉上来,还能临时加场,公鸡中的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