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心酸的曹操(1 / 2)

 冀州。河间国。乐成城。

陶应与陈登谈完了钱粮之事,将话题转向了谋划渤海郡上面。

“主公,欲将渤海郡控制在手中,只要推举一个自己人出任郡守即可,但这有一个隐患,若此人与主公关系太过密切,定瞒不过有心人的目光。”

陶应明白陈登的意思,虽然说举贤不避亲,但得看是在什么情况下。

“元龙,你接着说。”

陈登见陶应不置可否,便进一步提出建议。

“其实,即便拿不到太守职位,但只要拿下章武、南皮、修三县的县令之位,渤海郡还是在主公手中。”

陶应快速在脑海中回顾渤海郡的地图。

章武在渤海郡最北端,靠近幽州;南皮县居中,修县在渤海郡最南端,与河间、安平、甘陵以及青州的平原郡接壤。

这三县,几乎是渤海郡的西部屏障。

“有了这三县,整个渤海郡就是青州的一部分了!”

那么,现在就是太守或者县令的人选了,陶应心中暗暗思索一番,将自己的推荐人选说给陈登。

“主公,这车胄本是渤海郡的郡丞,表举他出任渤海郡太守,在朝堂的阻力不大,也不会引起他人遐思,是个很好的人选。”

陈登听了陶应推荐的人选名单,没有第一时间表态,反而询问陶应推荐这些人的理由。

“只是,登有些疑惑,这车胄,与主公非亲非故,主公怎会想到表举他出任太守,为何不是田元皓?”

陶应之所以推荐车胄,当然是有原因的。

“我表举车胄,主要看中其才华,他有成为一州刺史的能力,莫说做郡丞有些屈才,即便是为一郡太守,也有些大材小用。”

“眼下的渤海郡,经历了一场乌桓叛军的祸害,亟需一个熟悉渤海事务之人来治理,车胄就是最好的人选。”

车胄能被曹操任命为徐州刺史,其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有曹操的鉴定,陶应自然不会去怀疑。

“至于田元皓,我准备表举他出任河间相。”

原本陶应想让田丰出任渤海郡太守的,后来又打消了念头。

一个是担心田丰见不得官场的黑暗,不愿出仕。

另一个,历史上,袁绍跑到渤海郡招兵买马,田丰就亲自送上门去了。

而且,田丰宁可身死,都未背离袁绍,这让陶应担心将田丰留在渤海郡,反给袁绍做了嫁衣。

当然,无论是车胄,还是田丰,陶应都不会将这些告诉陈登,以防引起陈登的遐想。

“再者,表举潘文珪出任南皮令,车胄也不会背离我们的意愿。”

陈登略一思忖,瞬间便明白了陶应的想法。

此番攻略南皮城,潘璋不仅与车胄有了交情,关键时刻,潘璋完全可以取而代之。

“表田豫为章武令,皆因其居身清白,规略明练,出统戎马,入赞庶政,忠清在公,田豫是个忧国忘私之人,可以重用。”

“再者,章武与幽州相接,暴寇之来,必虑其强,田豫如李广般,皆属善守之辈。有田豫出任章武令,不惧幽州贼寇入略。”

对田豫不熟悉,听了陶应的一番解释,陈登便不再多言。

“主公表举田元皓出任河间国相,又是出于何种想法?”

对田丰,陶应知道很难将其拿下,让田丰上他的船,也得等到诸侯争霸才行。

田丰与华歆一样,都是心存汉室之辈,不可能汉室大厦未倾塌,便改旗易帜。

“田元皓之才,与元龙不相上下,若未来天下大乱,真要经略天下,此人可起大用,早点示好,也不至于未来便宜他人,与我等为敌。”

陈登闻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未雨绸缪,总比临时找伞要稳妥得多!”

二人又就一些善后事宜磋商一番,便各自休息了。

————

洛阳。校尉府。

曹操目睹袁基、袁隗分头急匆匆而去,对自己心中的猜测又坚定了一分。

“果然,袁公路前往青州,包藏祸心啊!”

从袁氏府邸外不远处的隐蔽角落走出来,曹操若有所思地观望了一阵司空府,转身匆匆回了自己的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