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伦直见潘璋(1 / 2)

 弓高城。

陶应一行回到弓高城,天空已飘舞起雪花。

眼下的弓高城,已不见昔日的人烟鼎盛,不见华丽的建筑,一切曾经在这里停留过的繁华,皆已烟消云散,再也不复存在。

取而代之的则是尚未燃尽的烟火,一片的残垣断壁,还有尚未清理干净的尸体。

有汉人的,有乌桓人的。

有男人,有女人,大多是老人。

当然,也有孩童。

空气里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以及尸体烧焦之后的焦臭味。

“如此血腥的场景,犹如炼狱啊!”

陶应抬头,望着漫天飘舞的飞雪,扑梭梭落在弓高城的废墟里,似乎要替人类遮掩这个世界的罪恶。

“可,这远还不是结束啊!”

陶应知道,真正的兵灾,尚未来临,但已不远了。

“无能啊!”

陶应喃喃自语,大凡自己力所能及,都会阻止眼下的惨剧在中华大地上上演。

“唉,全是冀州的黑山贼闹的,若非如此,怎会让乌桓人有机可乘!”

田丰觉得,冀州有今日之祸,多半归于黑山黄巾。

“也不全因黑山贼。”

华歆不太赞同田丰的观点。

“即便没有黑山贼,以冀州的那点兵员,也难阻挡乌桓人五万骑兵的寇略!”

乌桓人此番出动了五万大军,且全是骑兵,即便河间有一万人马的汉军,一样阻挡不了乌桓叛军的锋芒。

再说,自黄巾之乱后,整个冀州也没有两万汉军,这还得分到数郡防御。

“是啊,众寡悬殊,很难抵挡!”

陶应原本叹息自己无能,却被二人理解为是在批评冀州官员,便将错就错,顺带也为其辩解一句,算是间接替冀州官员开脱,免得以后被人说他陶应刻薄。

“我了解过了,乌桓人第一次打破弓高城时,就冲入府衙,将弓高令杀死了。”

“这帮叛贼,在城中四处抢夺财物、粮食、妇女,那些没有油水的民居,往往被他们付之一炬。”

田丰家在渤海东光县,离弓高不远,自然很清楚弓高城发生的一切。

“可恨啊,朝堂之上,阉宦当道,贤臣被害,只顾争名夺利,却从不顾念百姓的死活,再这般下去,这大汉的天下,恐怕要亡了!”

田丰属于清流一系,正因为痛恨宦官集团,才辞官回家的,就跟那托病跑回鲁国的孔融一样。

“这田元皓太天真了!”

陶应暗暗摇头,不管是宦官集团、外戚势力,还是这些自诩清流的大姓士族,只不过是乌鸦与猪比黑而已。

“汉廷之乱,全非宦官而起,这其中,更大的祸患,正是你们身后的大姓门阀推波助澜,才一点点蚕食着大汉的生机,以致让异族有了染指中原的机会!”

————

北皮城。

相比于南皮县,北皮县只是个小县,它位于南皮城北部,处于漳水与漳水支流的分叉口,距离南皮城不足十里。

而且,南皮属于渤海郡,北皮属于河间国。

郝次帅与伦直率领三千多郝邑落落户,结束了在北皮的休整,进入了渤海郡,徐徐朝南皮城行进。

“伦直,此番诈城,以王政的谨慎与狡诈,张纯恐不容易上当啊!”

郝次帅见过张纯的门客王政,那是一个手段阴狠毒辣、心机颇深之辈,一般人很难糊弄到他,郝次帅担心功亏一篑。

可以说,张纯能当上“三郡乌桓”的元帅,门客王政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最大,是他一一瓦解了三郡乌桓的团结,才使张纯这个汉人有了机会。

“郝帅无须担忧,到了南皮城,若张纯、王政有所怀疑,我们就退后五里扎营,表现出进不进城都无所谓的样子,只要时不时派人前去讨要粮草即可。”

张纯身边的王政,伦直对其也有所了解,只不过一个门客,伦直没将他放在眼里。

“你这叫什么来着?”

郝次帅挠挠头,汉家文化博大精深,对于这些弯弯绕,他一时说不清楚。

“欲擒故纵。”

伦直笑笑,平淡地解释了一句。

“对对对,就是这个词,欲擒故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