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潘璋临南皮(1 / 2)

 渤海郡。南皮城。

一路风尘仆仆的潘璋,赶在太阳刚刚落山时,率领三千步卒,八百骑兵,在距南皮城十里的地方,扎下大营。

按照潘璋原本的行程,大军没这么快到达南皮。

而今,却比原计划足足提前了两个多时辰。

原来,潘璋与孙观自与陶应在绎幕分兵后,一路进入平原郡北部,从鬲国向东扫荡。

等二人进入般县时,一路除了遇到零星流民、流匪外,并未碰到成规模的黄巾乱匪或乌桓叛军。

潘璋与孙观二人一合计,预计平原郡不会再有成规模的流寇,干脆在般县提前分兵,潘璋就此北上,由孙观一人带着两千步兵和二百骑兵前往乐陵。

行程的这一改变,让潘璋少走了二十多里地。

潘璋安排好扎营诸事后,对身边“捡来”的原渤海郡郡丞车胄提议。

“趁天还没黑,走,我们去南皮城下看看。”

已成“丧家犬”的车胄自然没有异议。

况且,车胄还指望着“从天而降”的潘璋这路大汉的泰山军,替他早日收复南皮城呢。

自张纯与苏仆延叛军攻破渤海郡后,车胄这个领六百石、铜印黑绶的太守副手就“失业”了。

渤海郡太守被张纯所杀,车胄只身逃出城外,一直像孤魂野鬼一般,游荡在南皮县周边,等待朝廷大军来剿灭张纯叛贼。

不过,朝廷的大军没有等到,却先等来了陶应的泰山军。

当然,在车胄心中,不管是洛阳派出的大军,还是泰山郡的地方军,都是汉军。

“一家人,只要收复南皮就好!”

车胄本是长于文事,胸有韬略,可生得面如紫矿,手如钢钩,提一柄古锭刀,骑在马上,也不失名将风姿。

“吁!”

潘璋带了十几骑,与车胄前行五六里,在离南皮城不到两里的地方,勒马停下,远望城池。

苍茫的暮色下,南皮城城墙高耸,城门紧闭。

城外空无一人,护城河上的吊桥早被高高吊起。

城头上影影绰绰,排列了几十个士卒,执着各色的兵器,也在临城远眺。

“嘿嘿!”

潘璋观望了一阵,不时微笑摇头,目露不屑之色。

“将军为何发笑?”

车胄早就发现了潘璋表情的异样,心中很是不解,忍不住出声发问。

南皮城的坚固,车胄自然了如指掌,就潘璋眼下这点兵马,莫说没有攻城器械,即便有,也很难轻易攻破,潘璋有何底气轻蔑叛军。

“太年轻了,陶应这个郡守,恐无识人之明啊,怕是要白白葬送这数千士卒的性命呀!”

车胄想什么,潘璋不知道,语气依旧轻松地说出自己的观感。

“贼兵不会守城!”

“哦?为何这般说?”

潘璋瞥了一眼车胄,给他指了指道路一旁的一片树林。

“田间林木未砍伐,这不是留给我们做攻城器械的吗?”

车胄一愣,目光转向南皮城南的一片林木,心中一阵恍然,暗暗收起了对潘璋的轻视。

“小觑了呀!”

“也是,这般年轻,便可独自领军三四千出征,岂是无智之辈!”

虽然长于内政,但车胄对军事也非白痴,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自古以来,欲要守城,必先要把城外的林木砍掉、民宅拆掉。”

一是防敌人就地取材,制作攻城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