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漳水畔之战(1 / 2)

 漳水河畔。

一路急奔,大约过了一刻钟,陶应与田豫率领的两百多玄甲军骑兵来到了漳水河边。

“杀……”

“铛铛……”

“呃啊……”

“唏律律……”

对岸尘土漫天,裹夹着喊杀声、金属碰撞声,还有人马的惨叫与嘶鸣声,不绝于耳。

横亘在漳水上的渡桥无人防守,也容不得陶应再多想,他毫不迟疑,径直杀过了漳水渡桥。

“国让,尽量往颜文恒身边靠拢,助其杀散乌桓叛军后,立即过河,不可恋战!”

知道自己是个弱鸡,想救颜良,还得靠这些历史名人,他能保住性命,不拖后腿就不错了。

“诺!”

毫不犹豫的田豫,率先越过陶应,朝着喊杀声最激烈的区域杀奔而去。

“杀!”

陶应现在唯一的胆气,就靠着手中的唐刀之利,胯下的双马镫和马蹄铁,这也是他敢与乌桓人叫板的底气。

说到杀人,陶应真正一路所斩杀的乌桓叛军,两只手估计能数过来。

……

漳水北岸,原本浑身浴血,已是强弩之末的颜良,陡然听到身后传来一片喊杀声,豁然回头,便见陶应、田豫及数百玄甲军冲过漳水渡桥,朝乌桓大军杀奔而来。

“主公来了!”

精神大振的颜良,再次爆发出强大的战力,灵官般涨红的脸上,一双犀利的眸子更加嗜血,手中的大刀肉眼可见地恢复了它本有的凶猛与锋利。

“玄甲军的勇士们,主公来了,我们的援军来了!”

本已抱着杀身成仁的玄甲军,一听来了援军,顿时如打鸡血,回光返照般再次抖擞精神,奋力与乌桓叛军厮杀起来。

“杀……”

颜良的怒吼声,玄甲军突然振奋且夹杂着喜悦的喊杀声,不仅引起了乌桓叛军的骚动,还吸引了战阵中奋力拼杀的一员白马白袍小将的目光。

“呃啊……”

白袍小将又将一名乌桓叛军刺落马下,趁着间隙,回头扫视一眼。

“泰山军!”

这支骑兵,虽然旌旗中有“汉”字旗,但身穿黑衣黑甲,配着统一的怪异长刀,装备与处在战阵中的汉军一般无二,却与大汉其它地方的汉军明显不同,十分精良。

“泰山军,果真威武雄壮!”

……

就在白袍小将抽空打量玄甲军援兵的同时,陶应已冲入阵中,挥动手中的唐刀,瞅准机会就给乌桓叛军来一下。

四处游走,又不脱离大队玄甲军,远远看上去,陶应杀得游刃有余。

“咦?”

又向前拼杀了一段距离,陶应忽然瞥见不远处,有一员未披盔甲、衣衫血迹斑斑的白袍小将,犹如猛虎入羊群,大杀四方,十分骁勇。

小将手中的一柄点钢亮银枪,犹如出水的游龙,上下翻飞,凡是挨到长枪的乌桓叛军,纷纷坠马。

“嘶,这小将是谁,怎未曾见过?”

虽然离得稍远,但陶应能从小将的身上感受到那股浩然正气。

“噗……”

“呃啊……”

就在陶应打量的短短几息间,白袍小将已连番出手,枪挑数人。

“手速太快了,好枪法!”

陶应愣是没有瞅清白袍小将出枪的姿势与手法,只看到了一片模糊的枪影,就听到一声声惨叫,一个个乌桓叛军不是落马,就是被捅了个透心凉。

“又是一个杀神啊!”

白袍小将的飒爽英姿,以及舍我其谁的无畏气概,将陶应震撼地无以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