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绎幕论刘备(1 / 2)

 绎幕城外,中军大帐内,陶应坐在主位,下首分别坐着华歆、颜良、孙观、潘璋、马忠。

虽然跑了公孙瓒,走了刘备,有点遗憾,但陶应并不失望。

能做一方枭雄之人,危机意识都是非常强烈之人,一旦有点风吹草动,第一时间就会做出判断,趋吉避凶。

好在孙观没有让人失望,完整缴获了孟益、公孙瓒带出的五千兵马粮草。

华歆放下手中的茶盏,出于好奇,就今日刘备的一番表现,他想听听陶应的看法。

“重光,你如何看刘备这个人?”

见华歆郑重其事地问起对刘备的看法,众将也停止了各自的动作与话头,目光转向陶应,想听听陶应对刘备的评价。

陶应没有第一时间发表自己的见解,缓缓环视帐下众将一圈,他想先听听属下们对刘备的第一印象。

“文恒,你觉得刘备这个人怎么样?”

颜良翻了翻眼睛,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除了他的两个兄弟,这个大耳朵的家伙,就是来十个,也不是俺的对手。”

对于颜良的回答,陶应真无话可说。

“果然,性格决定命运,沮授的评价很中肯,虽骁勇,却不可独任!”

就事论事,刘备的武力值确实只配给颜良提鞋,陶应很满意颜良对刘备发出的轻蔑。

“文恒霸气,下次若两军对垒,莫理睬关羽、张飞,第一时间将刘备斩杀!”

陶应对颜良的点评给出积极回应,又将目光投向潘璋。

“文珪,你也说说看?”

潘璋低头思忖片刻,眉头微皱。

“刘备此人,似乎心机很深。他能为两个兄弟下跪求情,可见性格颇为坚忍,有些高祖之风!”

潘璋的评价,让华歆眼前一亮,陶应也是一副了然的神情。

“果然,能设谋干掉关羽父子之人,岂能没有眼力,胸中焉能没有沟壑!”

“潘璋可独领一军!”

陶应没再询问孙观、马忠的看法,笑嘻嘻地开了一句玩笑。

“要我说,刘备长着一张很占便宜的脸!”

颜良、潘璋、孙观、马忠皆是一愣,搞不清陶应此话算什么评价。

“一言中的!”

华歆先是一怔,继而又暗暗点头。

刘备面皮白净,眉毛笔直且浓密,眼珠黑白分明,七分沉稳,三分亲切,面相看着很善。

“刘备的那一张脸,讨女人欢心不知道够不够,但却绝对不会让男人产生反感;年长者觉得他稳重,年幼者又会觉得他可亲,就算不喜欢,也绝对不会讨厌。”

陶应顾视众人一眼,缓缓收起调侃与玩世不恭,目光变得严肃。

“若是乱世到来,这样一个喜怒不形于色,懂得隐忍的人,加之身边有关羽、张飞这样的万人敌、虎熊之将,你们说,值不值得我们警惕呢?”

陶应的警醒之言,包括颜良在内,瞬间收起了对刘备的轻视之心,并暗暗将刘备三兄弟在心中标记为危险级别。

“眼光毒辣,看人精准,兵机智算,殆难与敌,实有英雄之才矣!”

华歆更是心中一动,对陶应的认知又提高了一份。

“我明白了!”

半天没有说话的马忠,望着陶应,眸子里陡然露出一抹恍然的神色。

“主公眼光独到,今日忠掠阵时,就见刘备右手往腰间的佩剑上不经意地按压时,身上显露出一股令人不敢轻视的气质,原来他是在隐忍!”

华歆很赞赏地瞄了一眼马忠,他没想到一个猎户出身的武夫,居然还有这般细腻的观察力,很是难得。

“刘备在高唐时,歆与他曾有两面之缘。”

众人都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华歆也说出自己对刘备的看法。

“此人胸怀大志,还有两位武艺高强的兄弟伴其左右,将来或许可以出人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