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谁是沛公(1 / 2)

 陶应与陈登攀谈,纪灵也早与侍立一旁的颜良打过招呼,二位老友多日不见,乍一重逢,自然喜不自胜。

“主公,快进城吧,这寒夜北风生冷,先到府衙暖暖身子,有话慢慢说。”

陶应点点头,率先朝里行去。

“嗯?”

刚抬脚,就见城门口跪着两人,依稀正是前番在城楼上答话的屯卫兵。

“这是做何?快快起身。”

陶应疾步上前,将二人搀扶起。

“主公到来,我二人未及时开门相迎,让主公在城外吹冷风,请主公责罚!”

二人被陶应亲自搀扶起身,见陶应脸上并未有一丝的不悦,心有不安的二人暗舒了一口气。

“你们二人是军侯吧?今日这个闭门羹,让我陶应吃得很高兴!”

陶应很是随和地分别拍了拍二人的肩膀,见其膝盖沾满泥土,便又弯腰分别替二人拍了拍。

“你们记住,在我玄甲军,除非犯了军纪、贻误了战机,绝不能下跪,我玄甲军的膝盖,如手中的唐刀,硬折不弯!”

陶应的一番动作与话语,瞬间让二个军侯及一应屯卫兵动容了,即便是立在身后的纪灵、陈登、颜良等人,心头也是一片火热与振奋。

“哗……”

陶应语落,除了陈登,所有玄甲军将士,无论是城头执勤的,还是城下迎接、护卫陶应的,皆单膝点地,大声应喝。

“诺!”

“我玄甲军的膝盖,硬折不弯!”

城门口虽然人数不多,但齐齐应喝声,在这寂静的夤夜里陡然爆发,气势犹如沙场纵横的千军万马。

“唏律律……”

许是感受到了玄甲军将士的澎湃激情,陶应等人所骑的几匹战马,亦战意昂扬,前蹄后刨,仰天长嘶,呼应玄甲军将士。

待众人起身,陶应的一双眸子已变得认真而严肃。

“一支军队能不能取得胜利,与军纪的严明与否有极大关系。此二人未见过我,并未听说我是陶应而轻易开城门,这就是认真履行职责与军纪的典范!”

“诸位可以想想,历史上有多少诈开城门而丢城失地的案例!”

陶应犀利的眸子又投向被沮授评价为不可独用的颜良脸上,似是专为提醒他一般。

“若有一日,我们驻守的城池,被敌人用计诈开,等待我们的命运将是什么?”

望着陶应投来的目光,颜良心中一凛。

“败亡!”

陶应满意地点点头,目光又一一从纪灵、陈登脸上掠过,落到两个军侯身上。

“颜良说得不错,就是败亡!”

陶应语落,若有所思的陈登,连同纪灵、颜良等人纷纷朝陶应躬身。

“我等谨记主公教诲!”

见众人明白了他的意思,达到目的的陶应说出了自己的决定。

“今日此方屯卫兵军侯,各赏一月军饷;其余兵士,赏半月军饷。并将今日之事,通报所有玄甲军,向这二位军侯学习!”

不是陶应小题大做,而是初创期的陶应输不起。

尤其面对这个时代的人精,陶应不得不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

“请二位告诉我,你们叫什么名字?”

感觉“表演”得不太到位的陶应,望着两个身材魁梧、相貌颇为不凡的军侯,补救式地问了一句。

“咦!你二人生得怎这般相似,莫非是亲兄弟?”

二个军侯尚未出声,一旁侍立的纪灵已率先给陶应做起了介绍。

“主公真是慧眼如炬,此二人确是亲兄弟,乃兖州东平国人氏,哥哥吕旷,为玄甲军军侯;弟弟吕翔,乃副军侯。”

感觉有点被人拐弯抹角骂的陶应,失笑地瞥了一眼纪灵,就眼前的吕旷、吕翔,凭其面相,是个人都能猜出血缘相同。

“哦,东平国,离茌县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