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袁术吃瘪(1 / 2)

 兖州。济北国。肥城县。

中军大帐中,袁术坐在火盘边,一边温酒,一边霸气十足地与大将俞涉、长史杨弘讨论对付泰山郡民团之事。

“俞将军莫要担心,若遇到陶应的民团不愿缴械,敢反抗,便以黄巾贼匪论处,就地剿灭!”

一副胜券在握的袁术,将志得意满挂在脸上,眸子里露出的一抹狡诈之色,丝毫没有要遮掩的意思,话语间全是王霸之气。

“以本将军此番带来的五千汉军之雄壮,民团哪怕有数万人,也可瞬息击破,正好拿他们替刺史赵琰‘报仇’,向朝廷为尔等表功!”

从洛阳出发前,袁术就“摸清”了陶应及泰山郡民团的底细,面对风评不佳的陶应、装备如叫花子的民团,袁术自然有十足的把握。

“这般指鹿为马,真当陶氏父子是泥捏的?”

坐在下首的杨弘,瞅了几眼袁术,目光微蹙。

“从丹阳杀出来的人,就没有几个是善类!”

出身弘农杨氏旁系的杨弘,对陶谦的出身和性格很清楚,那绝非“仁人君子”。

“俞将军,民团终究非黄巾乱匪,动武不是上策,最好是以利收服,为主公所用。”

担心自大的袁术吃亏,杨弘立即给俞涉提出建议。

“对对对,长史之言甚善,本将军让民团缴械的目的就是这个。”

杨弘的建议,袁术很满意,也正合他的心意。

“泰山郡用不了几万民团,本将军带走一两万人马也无可厚非,都是用来剿灭黄巾贼寇的,跟谁、在哪里剿匪都一样!”

袁术将自己的狡诈表现地冠冕堂皇,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看得杨弘直摇头。

“这得多看不上陶氏父子啊!”

以杨弘对袁术的了解,虽然有些自大,但并非没有理智之人。

“请主公放心,末将此番定为主公收服数万精壮!”

俞涉不会像杨弘瞻前顾后,只要袁术让干的事,他百分百支持,也绝不怀疑袁术办不到。

“将军麾下有五千装备精良的汉军,其中尚有一千骑兵,击破一群缺甲少刃的民团,还不是轻而易举!”

俞涉之言,引得袁术一阵哈哈大笑,杨弘也微微点头。

若有了一两万泰山民团的加入,袁术此番在济南国剿灭徐和黄巾就更有保证了。

“报!”

传令兵的声音,打断了袁术三人的兴头。

“将军,济北中尉押送一日粮草前来大营劳军。”

袁术与杨弘相视一愣,皆露出一脸诧异。

“不是让送三日粮草吗,怎只有一日用度?”

俞涉起身,走出大帐,他要亲自去看看。

“主公,粮草确实只有一日之量。”

过了没一会儿,怒气冲冲的俞涉带着济北中尉进了大帐。

“是本将军的军令传的不够清晰?”

袁术瞅着济北中尉,脸色阴沉地似暴风雨来临前的天际,压抑得整个大帐都喘不过气。

“袁将军索要三日军粮,济北听得清清楚楚。”

济北中尉一点都不惧袁术,朝袁术拱拱手,不卑不亢地回了一句。

“那为何只送来一日军粮?不知延误军粮,合族当诛吗?”

袁术盯着济北中尉,语气冰冷地不带一丝温度,大有一言不合,立斩于帐下之意。

“将军乃青州官员,为青州剿匪,所需粮草自然由朝廷解决,要么青州自行解决,济北乃兖州治下,没有义务为将军筹备粮草。”

中尉无视袁术的杀机,反而上前迈了一步。

“即便如此,出于仁义,我济北还是从百姓所剩不多的过冬之粮中,挤出一日口粮劳军,将军还有何不满?”

中尉的质问,袁术怔住了,杨弘、俞涉也怔住了。

出身“四世三公”的袁术要粮,还讲规矩?

能让你出粮,不是给你脸吗?

袁术当然知晓粮草得自备,但他为了路上轻便,自行舍弃了辎重,想仗着四世三公的世家名头,一路就食于地方。

本来屡试不爽的这一招,居然到了济北不灵了,人家不买账。

“呃,这……”

袁术招摇撞骗干不下去了,被人问得哑口无言、面红耳赤,顿时恼羞成怒,手紧握佩剑柄,正欲起身,准备耍横发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