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三方云动(1 / 2)

 玄甲军的快速集结,震慑人心的铿锵誓言,看得陈珪、陈登震撼不已,惊心不已,也是热血沸腾。

“令行禁止,行动迅捷,这样的玄甲军,气势上天下无敌!”

陈登心中暗暗下了决断,一定要搭上陶应的车。

“阿爹,孩儿决定随纪灵军队北上,前往青州,面见陶重光。”

陈珪望着已出发的纪灵大军,心情很是复杂,陶应的横空出世是偶然,但也是大汉的必然。

“看来,我们陈氏也是到了抉择的时候了啊!”

陈登点点头,如今上陶氏的车虽然落后徐州四大家族一步,但也不算晚。

尤其是陶应身边还没有一个可靠的谋士,这便是他陈登的机会,也是徐州陈氏的机会。

“此番陶重光私自接管济南,估计也会接管齐国,甚至是整个青州,这已冒天下大不讳,若能挺过朝廷的发难,陶氏父子二人占据青、徐二州,未来大有可为!”

陈珪已从陶应给纪灵下发军管济南的命令中,已隐隐猜到陶应的野心。

“不,阿爹,看这陶重光的野心,恐怕眼下这兖州,也是他盘中餐啊!”

虽然陈登年轻,但看的与想的都比陈珪远。

“陶重光若不谋兖州,一开始谋取泰山郡做什么?”

到了这一刻,陈登终于想明白了陶应当初为何要突然出任泰山太守一职了。

“兖州诸郡,几乎都与四世三公的袁氏关系盘根错节,陶氏暂时没有对抗袁氏的能力!”

陈珪这回不怎么赞同儿子陈登的看法,给他点出兖州的态势。

在陈珪看来,陶氏可以打徐州、青州的主意,甚至是打扬州的主意,但绝不能将手伸向兖州、冀州、豫州。

若陶氏敢动作,即便天子无力对付陶氏,袁氏也不会坐视自己的利益受损。

“多谢阿爹提醒,孩儿明白了!”

陈珪一语双关的话,陈登听明白了,脸上顿时涌出一抹尴尬,感激地朝父亲躬身施礼,回应其教诲之恩。

陈珪的意思很明显,他告诉陈登,若陶应是个聪明人,就不会轻易打兖州的主意。

若陶应果对兖州有想法,既然陈登跟随了陶应,就要保持清醒头脑,随时提醒陶应,尽到谋士的义务。

“唉!还是老夫小觑了陶氏父子啊,不,是陶应此子!”

一旦有了决断,陈珪绝不会拖泥带水,不然也不会将徐州陈氏做大。

“我儿去了青州,作何决定,可自作主张,不必请示为父。”

“为父也即刻回济北,待交代一番,即日回徐州下邳一趟,面见陶恭祖!”

————

冀州。甘陵国。鄃县。

中平五年(188年)十月。

朝廷为剿灭张纯、张举、丘力居叛乱,任命孟益为中郎将,携骑都尉公孙瓒,领兵五千北上平叛,经过数日行军,进驻甘陵鄃县。

“孟将军,我们兵少,没有必要进入青州与黄巾流寇消耗,当长驱直入,直击已闻讯退入河间、渤海的张纯等乌桓叛军,一鼓作气,将他们赶出冀州,歼灭在幽州。”

公孙瓒望着犹疑不定的孟益,眸子里的一抹不满之色一闪而逝。

“若瞻前顾后,几时能剿灭张纯、张举的叛乱!”

何进已告诉过公孙瓒,此番功成,不但一个中郎将跑不了,还可以封侯。

“而今,朝廷又任命宗正刘虞为幽州牧,很快会进入幽州,若被刘伯安抢先一步,我等此番不但徒劳无功,反被朝廷看低,未来恐再无晋升之机。”

孟益何尝不清楚这些,只是朝廷三方皆命他入青州剿灭黄巾,他无力抗拒。

“公孙将军,你难道不清楚来自朝堂的压力吗?”

公孙瓒的咄咄逼人与不识时务,让孟益有些恼火,质问的语气也变得冷厉。

“且不说天子之令,中常侍张让,让你我二人入青州,助刺史赵琰剿灭黄巾;司空袁逢亦让我们入济南国,帮儿子袁术剿灭黄巾徐和部。”

“若我们不入青州,不说天子,张让、袁逢会放过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