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曾氏家主(1 / 2)

 一击得手,颜良不再理黄巾渠帅的死不瞑目,以及敌酋战马的落荒而逃,又冲下一个骑在马上的黄巾流寇杀去。

“骑马者,都得死!”

在颜良眼里,凡是有马骑的,定是黄巾流寇的重要人物,只要将他们杀光,这群乌合之众,便成散沙,就任他宰割了。

“渠帅挂了啊……”

“呃啊……”

“快逃啊……”

……

渠帅被颜良阵中秒杀,加之后续骑兵的绞杀,群龙无首的黄巾流寇顿时如无头的苍蝇,四处乱窜逃命。

“放下武器,分粮分地!”

“放下武器,分粮分地!”

……

就在黄巾流寇惶惶不可终日,四散奔逃时,四处忽然响起此起彼伏的纳降之声。

“嗯?”

惊魂未定的黄巾士卒慢慢刹住脚步,一边与身旁的同伴神色交流,一边竖耳倾听。

“放下武器,分粮分地!”

待证实确实没有听错,走投无路的黄巾流寇,凭着一份侥幸心理,纷纷丢弃手中的兵刃,席地而坐,等待收容。

更确切地说,是等待分粮分地的奇迹出现。

……

喊话的自然是随之而来的陶应中军。

陶应带着步卒紧追慢赶,待进入战场时,发觉大战已成一面倒的“赶羊”之势。

看着如无头苍蝇四处乱窜的黄巾流寇,陶应一双贼兮兮的眸子,直放幽光。

“这可都是哥的兵源、劳动力,未来领地繁荣的根本!”

陶应自然不能就这么眼睁睁看着这些人被杀掉或逃走。

“唉,这满脑子都是肌肉的颜良,咋就不知道珍惜人力资源呢?小心哥将你关黑屋!”

于是,陶应急忙命令手下士卒喊话,让惊慌失措的黄巾流寇投降。

这一招还真管用,等纪灵的后队上来时,原本已四处逃走的黄巾贼寇,又陆陆续续主动走了回来,加入到求收容的队列里。

也是,有粮有田,谁还造反?

或者说,造反,不就是为粮为田吗?

大局已定,陶应命令颜良带骑兵四处巡逻,继续收容逃散的黄巾流寇。

又命令孙观、孙康、吴敦分散管理已投降的黄巾士卒,从中挑选可加入玄甲军的黄巾精壮。

“伏义,你随我前往坞堡,筹集粮草。”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如今吸纳了几万黄巾流寇,玄甲军也是轻装上阵,陶应若不提早解决粮草问题,就不仅仅是饿肚子的事了。

“曾氏坞堡。”

纪灵带着几骑,护卫陶应向最近的一处坞堡行去,距离坞堡有一箭距离处,陶应驻足望了一眼坞堡匾额,又朝里四下打量几眼,便让人喊话。

“泰山陶府君在此,让你们主事的出来答话!”

没等多久,坞堡上出现一个被数人簇拥之人,看其身材圆实肥腻,白净多金,陶应断定,此人应是坞堡主人。

“吾便是曾氏家主,此方堡主。”

死里逃生的曾氏家主,脸上早前的晦暗之色一朝尽去,此时又变得富贵逼人,瞅着堡外一身甲胄的陶应,眸子里若隐若现地露出一丝鄙夷与傲慢。

“曾家主,某乃泰山太守陶应,此番接到鲁国相陈逸求援文书,特来救援卞县。”

陶应不想废话,他还急着赶去卞县城,于是开门见山,笑眯眯抬手指了指身后已放下武器,安心静坐的黄巾流寇。

“如今郚乡城的黄巾贼寇已全部放下武器,本守已承诺带他们回泰山郡屯田,在此之前,还望各位堡主提供一份口粮,好让他们前往泰山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