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虞美人(2 / 2)

纨绔之师 千寻的风 0 字 9个月前

由于历史改变后,南唐倒是没有出现,因此历史上也就少了一位笑话皇帝,也少了一个神话诗人,更少了很多绝佳诗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开句即显忧愁,虽是三春花开,中秋月圆,这美好的情景是何时结束的呢?过往的事,有多少还记忆犹新呢?

据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此句给众人讲明了愁的缘由,也表现了愁思难禁的痛苦。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回想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

词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透露出他内心多少凄楚和无奈!夜深人静,倚楼远望,只见月光如水。眼前的一切更激起他对南唐故国的深深怀念。“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词人在这里发出的岂止是深沉地叹息,简直是痛彻肺腑的呼号。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故国”的——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

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只是”二字,极为沉重,传达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惘。“朱颜”一词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

听到这里很多书生纷纷摇头苦叹,有的心道何以至此呢?有的心道至此奈何啊,有的也感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随着音乐的改变,众人也大概都知道这首歌曲也即将到了尾声。

上面虽然只短短六句,但诗人却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此时也各个期待着这最后一句,学识渊博的书生更是激动不已,他自是晓得这首词能升到多高就全靠这最后一句了。

莲莲稍微停顿了一下,随即唱出了最后的千古绝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呼!

那些纨绔子弟听此倒是没多大感觉,只是觉得这首歌很是悲切,倒也十分动听,远远地超过了群芳阁的夏荷姑娘。

而那些书生呢,此时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诗句,有的皱眉细品,有的呆如木鸡,有的则直接拍手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