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谯周我史笔如刀(1 / 2)

 成都郊外,临时搭建起一个行宫,成都官员们凑到一起小声议论起来,以前有什么事,都是丞相主持,

现在陛下第一次主持百官的活动,不少人开始猜测起来。

难道,陛下要亲政?

以前丞相领政的时候,陛下才16岁,完全不懂政务,但是现在陛下已经18岁,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

益州八大家族,对丞相的内政还是颇有意见的,只不过他们都没有实权,掀不起什么风浪。

永安城,一个长相圆滑的男人,正在看着物资调拨文件。李严虽然在历史上,拖了诸葛亮的后腿。

但是他督办粮草的能力还是很强的,要不诸葛亮也不会把这么重要的工作让他做。

就连罢黜了李严,最后也是让他儿子督办粮草,这就是人脉的力量。

办事需要组织力度,不能说谁最忠心,谁最清廉,就用谁。

“李尚书。”

一个老态龙钟的男人凑上来行礼。

“李大人,请坐。”

李严放下文件,李家在益州可是大家族,李严也是这个大家族中的一个分支。

李邈和他多少沾点亲,不过,也倒不是很亲。

“李尚书,我听说陛下率百官祭奠鲍勋,这事你怎么看?”

李邈喝了一口茶,谨慎的询问到。

“君上之事,岂是臣子可以非议的。”

李严深知祸从口出,说话还是相当严谨的。

“你觉不觉得,陛下可能想亲政。”

李邈提醒到,现在诸葛丞相的权力如此大,而他的税收政策,对士族大家相当不友好。

毕竟他们都拥有大量的农田,要交大量的税收,他们又不会亲自耕种,必须雇佣人干。

就算是养黑户,那也要吃喝拉撒睡,要花不少钱。

诸葛亮不愧是千古一相,他的税收政策卡的很准,既能收到不菲的税收,又能让士族大家还有一些便宜可占。日子还能好好过,士族们自然不会冒险造反了。

“喝茶——”

李严没有回应,但是心里也有些激动起来,毕竟自己也是辅政大臣,现在却要屈居诸葛亮手下,他心里还是有些不平衡。

李邈咬咬牙,心里很是恼火,这个李严作为世家大族的领头人,不但不致力推行九品中正制,也不实行曹魏的税收政策。现在还傻乎乎的去跟着诸葛村夫北伐。

“你听说没有,杜琼杜大人家走水,一千多个黑户都被诸葛乔抓了。”

李邈提醒到,等诸葛亮北伐成功,他腾出手来,能饶过我们这些世家大族?

其他矛盾,都可以缓和,但是阶级矛盾是很难调和的。

李严也有些担忧起来,毕竟他也家大业大,他也养着不少黑户,不行,这次运粮我的回去一趟。毕竟没他出面,士族估计的跨。

行宫,刘禅又猛喝了一口茶。

他身边,一个颇有文学气质的女人,正在殷勤的揉着肩。

“陛下,我没有皇后那么会伺候人,你可不要嫌弃。”

李彤郁闷,她的长处是读书,要是陛下像曹丕那样,她高低的整两手诗词出来。

“你说的什么话。”

刘禅拉着李彤的手,现在要收拾益州的士族大家,就得靠李严镇场子,而且还不能用力过猛,得温水煮青蛙,今天撸一点,明天撸一双。

“陛下——”

“你好美。”

刘禅摸着李彤得玉手,赞美到,女人就喜欢甜言蜜语。

李彤听了,瞬间坐到刘禅腿上,闭上双眼,微微仰着头,也算是高手。

“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