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忠臣之死(1 / 2)

 汉中诸葛亮内帐,一个穿着朴素的,打扮整洁的国字脸男人悄悄走了进来,随后一把抢过桌上的竹简。

诸葛亮依旧握着毛笔,保持着写字的姿势,愤怒的抬起双手。

“越俎代庖,自校簿书,整日劳累,空耗精力,身体不要了?”

杨颙拿起竹简,就想砸在诸葛亮头上,他的官职虽然不高,只是丞相主簿,甚至不如他的族人杨仪。

但是他和诸葛亮私交甚好,是交心的朋友,原本杨颙和杨仪一样,也是闲散之人,甚至都不愿意当官。

他是给诸葛亮面子,才出世为国家效力,这一干也是整天累死累活,历史记载,公元228年,诸葛亮筹备二次北伐期间,杨颙在任上突然病逝,丞相痛哭三天,可见两人之间的感情有多深。

他也是继丞相夫人黄月英以外,唯一一个敢直接拿下丞相公文的人。

诸葛亮放下笔,起身陪着笑。

“你来了,坐。”

诸葛亮亲自给杨颙倒上凉茶。

“不用麻烦了,说吧,又有什么麻烦事。”

杨颙白了诸葛亮一眼,每次说你你都不听,就知道打马虎眼。

“曹魏和东吴对峙广陵,若是双方爆发大规模冲突,这就是我们季汉的机会。”

诸葛亮把茶杯递上去,这次特意在自己的军帐接待杨颙,可见两人的感情都多深。

“你想提前把秋季的田赋收上来?”

杨颙很自然就猜到了诸葛亮的想法。

“你真是太聪明了。”

“少恭维我,提前征收倒也不是不可以,不过了,你的给我一些人。只要我们免费帮百姓收割秋稻,他们肯定会理解和配合。”

杨颙提议道,季汉的田赋其实比刘璋时期还高,但是为什么百姓生活反而更好了?原因就在于季汉的人头税很低。

汉朝的户籍制度其实非常完善,所以百姓根本没法躲避人头税,但是世家大族往往有很多的手段藏匿人口,从而达到避税的目的。

然后在政治上轻田赋,因为世家大族往往有非常多的田产,通过这两项政策,就能达到把税收全部转嫁给百姓的目的。

诸葛亮重田赋,轻人头税,自然受到当地士族的抵制,这也就是季汉内部主要矛盾之一。

“这个没问题。”

诸葛亮拍拍杨颙的手,这位老友办事他很放心,毕竟提前征收秋稻,需要公正无私,办事能力极强的人。

杨颙放下茶杯。

“认识你真倒霉,我这就去。”

杨颙郁闷,喝了一杯茶,就得累死累活的给你办事,也不知道上辈子欠了你什么。

“急着走干嘛?多休息几天。”

诸葛亮客套起来。

“得了,我们两就少玩虚的,记住,少熬夜,多休息。”

杨颙提醒到,我可不想到时候给上坟。

诸葛亮拿起竹简,赶忙放在办公桌上,刚提起笔,就看到杨颙折转回来。

“你——”

杨颙一握拳,真想给诸葛亮一拳。

“你怎么又回来了。”

诸葛亮只能尴尬的陪着笑。

“我拿马鞭。”

杨颙把马鞭拽腰上,我一个文人,活生生被你逼成了半个武将!

“我让人给你备点炒栗子,陛下亲赏我的。”

得了吧,陛下给你点好吃的,就把你乐成这样,你的要求真低呀!杨颙摇着头,走出帐篷。

诸葛亮合上竹简,又迅速拿起边上的另一个打开。一只手捋美男须,面露难色。

“丞相这又是遇到什么难题了!”

蒋琬拿着文件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