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计划赶不上变化(2 / 2)

康熙被迫提前结束行围回京,一面下诏从速赈灾,一面封副都御史牛钮、侍讲齐苏勒、员外郎马泰三人为钦差大臣,离京前往修筑黄河决口,并疏引沁水入运河。

就在北方被天灾兵祸搞得一团乱麻的时候,位于江南的福建却是同样出了大乱子。

由于康熙未给吕犹龙便宜之权,吕犹龙只得上奏兵部请求调兵剿贼的文书。

为了提防台弯反贼渡海进击厦门,吕犹龙这位并不知兵的清廉巡抚想了个馊主意,那便是将全省之兵全部调于泉州协防。

如此,纵使台弯反贼攻破厦门,集结于此的大军也可迅速驰援,将反贼再度赶下海去。

然而,吕犹龙却是忽略了一个问题,一个天大的问题。

那便是他调全省之兵拱卫厦门,却从未想过,福建的其它州府会否出问题。

且,全省之兵的调动,所需钱粮甚巨,着令地方筹措之下,地方官府岂会不中饱私囊?

再者,全省之兵集于泉州一府,这都还没开始打反贼呢,这些与土匪无异的官兵就已先将泉州给霍霍了一遍。

别说地方百姓了,就是泉州知府王道成,都给这帮子“土匪”官兵,还是自家官兵给整的焦头烂额。

泉州这边焦头烂额,其余府县为了供应泉州大军所需粮秣,同样也不好过。

地方官府那是逮着了机会,可劲的盘剥,若是平日,这样盘剥就盘剥了,大家都这么干的。

可现在,这些府县的驻防部队都被那位英明巡抚给调走了,调去祸害泉州了。

然后,泉州还没事,漳州却反了。

就在八月,漳州府沿海漳浦县,有民林俊不堪忍受官府压迫,愤然打出“清天夺国”“反清复明”“大将军林”等旗号,聚众千余人,冲击县城。

被吕犹龙一番操作,搞得空虚无比的漳浦县连半刻钟都能没顶住,就被乱民冲破城门,县令当场为乱民所杀。

林俊与老兄弟陈狗黄二几人一起,打开县衙库房,从中得兵甲若干,粮秣不计其数。

林俊率领麾下乱民将整个漳浦县富户皆杀,掠其家财,旋即又裹挟全县百姓上万。

对外号称十万大军,开始四处流窜,猝不及防之下,先后吞并敦照、赤湖、杜浔,乃至海澄县都为其所破。

海澄县令上吊自尽,县丞趁乱逃走,前往府城报信,才终于让漳州知府李秉衡知晓了此事。

“这……这贼首林俊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府衙的李秉衡大为震惊,这漳州镇前脚刚被巡抚大人调往邻府,这才一个月不到,自己治下就有人杀官造反了,还连破两县,甚至冲到了海澄。

那可是厦门的后路,这要是让巡抚大人和朝廷晓得了,这官做到头不说,怕是小命也难保。

“下官不知,还请府尊速速发兵,平定此獠啊!”那报信的县丞一问三不知。

发兵,发兵个屁,不说自己手下无兵可调,那贼首林俊可是号称拥兵二十万啊!

好吧!连续攻下好几个镇加个海澄县,这号称也加倍了。

发兵又发不了,求援李秉衡又不敢,就在他左右为难,消极对待之际。盘踞漳浦海澄的林俊却是不甘寂寞,竟直接挥师北上,攻打龙溪县。

龙溪县距离漳州府城不过二十余里,如此近距离的观察到反贼以及属下县令的下场,给这位连鸡都不曾杀过的府尊吓得当场瘫在城墙上。

最后还是被差役抬回了府衙,不过回了府衙,这次李秉衡却是不敢再有侥幸,急忙上报求救。

福建官场为之震动,巡抚吕犹龙更是当场傻眼,只可惜,来不及了。

林俊不说根基已立,但也已裹挟数十万众。

福建提督穆廷栻反应最快,由于其他镇兵调动需要调令文书,便只调动麾下督标前往漳州助援。

然后,不出意外,这些督标战力也就那样,又面对百倍于己的反贼,竟是打也没打,便当场临阵脱逃了。

一个月才多少饷银,玩什么命啊!

漳州反贼至此势大难治,泉州永春县的王二许三张德子一行人,眼见官军竟比之十年前更显懦弱,又闻台湾中兴王连灭清军福建水师及南澳镇,再加邻府漳州林俊之事。

顿时信心倍增,一伙人当即便歃血为盟,召集所有天地会兄弟,于永春县正是起事反清。

还是吕犹龙的骚操作,整个泉州已然是被霍霍的到了临界点,稍有点火星子也是一点就炸。

更何况永春县的可不是火星子,王二他们的起事队伍仅仅一天就从数百增加到了上千人。

永春县半日即下,王二没学林俊裹挟,但由于之前官兵做的孽,无数泉州百姓纷纷主动响应。

整个泉州东北府县几乎一触即溃,起义军如同滚雪球一般,迅速壮大。

这下,吕犹龙这位福建巡抚才意识到不妙,提督穆廷栻不再去管什么调兵文书,直接命令麾下大军剿贼。

林俊部义军与王二部两部合流,双方于漳泉二州大打出手。

漳泉二州反了的奏报,也八百里加急送往了京师,同样也被身居厦门的“南澳水师官兵”吴外给送到了澎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