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盖座军营(1 / 2)

 此时朱标等人已经在回去的路上,他不可能时刻盯着这边的事情。

要不然就给不了本地官员进步的空间了。

只需要把自己的精神指示下去,下面的人愿意进步的他会拼命的干。

不愿意进步的,他也领会不到。

这次苏州没有白来,解决了不少事情。

也为未来实行新政打下了坚定的基础,众人来的时候比较慢,回去时就快了很多。

只用了不到两天便能看到南京的市井了…

如果再赶一点,今天下午应该能抵达京城,然后晚上和两位夫人……

一路望去,风景如画。

如果没有北方的压力,南京是非常适合做都城的。

北京的天气原因以及粮食,都不适合做首都。

满打满算,也只有两个地方。

第一个便是西安,第二个便是洛阳。

且不管后世洛阳和西安的文化之争。

就从地理原因,这两个地方是非常适合做首都的。

尤其是洛阳,他的位置更居中一点,在如今的大明更适合做首都。

可是有一个问题,北元如同百足大虫,死而不僵。

哪怕是朱棣五征漠北,封狼居胥。

也依旧无法彻底铲除北元。

仅仅过了几十年,鞑靼人卷土重来,明睿宗北狩失败。

想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就需要一支军队,一支像后世那样的英雄部队。

传承的是他的精神,传承的是他的意志。

而不是一时的无敌,过了十几年就开始松垮。

是时候建立一支英雄模范部队了。

为了几十年后,大明不再被破坏,这种王牌部队要世代传承。

朱标这时候注意到,离南京城墙不远有一处空地。

方圆数里,竟然没有人居住?

也没有种粮食的,除了一些树木丛生,其他什么也没有。

这就很奇怪。

这可是寸土寸金的南京啊。

这么好的一块风水宝地,竟然啥也不干。

拿来盖军营多好。

“二弟,这块地是干什么的。”

“为何方圆数里,竟荒无人烟。”

朱樉看了半天:“大哥,我不知道。”

“得,还不如不问。”

朱棣也摇摇头,表示他更不知道。

此时戚统领勒紧马头:“太子殿下,末将倒是有所耳闻。”

你知道?

三兄弟同时看向他。

戚统领颔首:“是的,不光末将知道,这队伍中的很多老兵也知道。”

他回过头,看到那些胡须以及泛白的老兵。

至正十五年九月……

义军攻集庆,旧元降将陈野先复叛兵败。

与元军相持四个多月后,集庆大战正式拉开帷幕。

朱元璋亲大将常遇春、冯国用、俞通海、廖永安于十六年二月向元军发动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