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貔恘只进不出(1 / 2)

 是胡惟庸的儿子,原来他脸胡作为。

这个人也是胡***的导火线。

他的马夫因为操作不当,把他甩了下去,不小心摔死了。

胡惟庸气急败坏,在没有向朝廷报备的情况下,直接杀死了马夫。

而当胡惟庸向朱元璋汇报时。

皇帝只轻描淡写的四个字:“杀人偿命。”

胡惟庸儿子只是个引线,朱元璋之所以没有立刻杀了他爹。

就是再等一个火药,那就是谋反。

既然他儿子如此遭老百姓痛恨。

那自己得给他加把火。

把他儿子搞死,提前让胡***。

朱标这时候把在车后的老默叫了过来。

偷偷在他耳旁说了几句话。

一向不声张的老默,听后也是双眸一亮。

随后点点头,消失在人海中。

此时李罡调转了方向:“大爷,这条路老百姓正在收拾残物,要不换条道吧。”

“随你。”

“好嘞,大爷。”

李罡驱使着马头换了靠着秦淮河的马路。

河道两边都种了不少漆树,棕榈树,以及少量的梧桐。

后世总以为南京遍地是梧桐。

其实在朱元璋时期梧桐是不多的,远不如漆树。

就算种梧桐也是这种树枝粗叶茂,夏天凉快。

而且与漆树,棕榈树一样树干可以建造船体。

如果为了美观,对不起,老朱不需要花里胡哨的。

就像一群小仙女经常羡慕宋美龄和蒋介石的爱情传说。

说宋美龄喜欢法国梧桐,蒋介石就为她种下了满城的法国梧桐。

听起来很感动是吧。

如果让宋美龄知道了,她能撕烂某些人的嘴。

因为法国梧桐是孙中山先提出来的。

南京地方志上有这样的记载:每逢3月12日植树节,蒋介石和夫人宋美龄都会在南京种植梧桐树,用来纪念“国父”孙中山。

而且之所以种梧桐纪念国父。

并不是因为这夫妻两个多敬重他。

在当时那种情况,形势千变万化,只有纪念国父,才能让美国人捐款,各地服从。

如果说是为了爱情,得儿。

明天就把总统府上的旗扒了。

还有南京的梧桐后世为什么那么多,也是为了镇阴气。

死了几十万人,也只有高大的梧桐能镇住了。

朱标想起来倭寇对后世做的事情。

他心里就一股火,一定要让那个国家从地图上彻底消息。

一个印度尼西亚,一个倭寇。

将来定要犁庭扫穴,亡其历史,后代,千年之内,寸草不生。

他正想着,河对岸一座高达四层的古建筑映入眼前。

远远望去,气势磅礴,不输于王府的大院。

在寸土寸金的内城,十里秦淮两岸,这家竟然占了二里有余。

二层阁楼上高悬一块朱漆烫金的牌匾…

《绿光阁》

这就是朱樉口中的绿光阁吗。

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连变态的秦王都称赞不已。

等等…

这个李罡之所以改变路线,会不会故意让自己看到这个绿光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