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5秣陵军事会议(1 / 2)

铿锵三国 拾遗郎 0 字 9个月前

 虽然全熙相信历史大体的进度不会改变,但是具体到细节上,还是有很多不明之处,所以想要给孙策提出令人信服的建议,还是需要先了解现在的形势。当然,全熙还有一个私心,那就是想知道薛礼,太史慈等当初驻守秣陵的故人,现在怎么样了,这个话当然不能直接问,必须旁敲侧击。

见孙策微微点头,随军长史吕范轻咳了一声道:“既然子曜提出,某就再花点时间把秣陵战后的形势再叙述一番,诸公可以边听边重新审视。”

“有劳吕先生了!”全熙不敢拿大,朝着吕范一礼。

吕范也是微笑回应,全熙就是这点好,虽然年轻,并受到孙策的格外器重,但是他对任何人都恭逊有礼,全无那种小人得志的张扬。

“顺利拿下当利口之后,大军兵分两路,一路从横江津东进,一路则从当利口渡江后北上。两相夹击之下,驻守秣陵的薛礼自然无法抵挡,令人意外的是,秣陵城南与薛礼互为依仗的笮融竟然见死不救,原本以为当利口北上的人马会受到他的阻击,结果却非常意外,公履将军和德谋将军一度还以为笮融有诈,直至大军杀到了秣陵城下,才知那笮融是真的早已遁走。如此,主公英明,将军勇武,对手又无心恋战之下,很快便攻破了秣陵城的防御,薛礼自知不敌,便不做抵抗,率众往东北方退去……”

其实攻占秣陵一战,殊为简单,就像吕范所说,全军上下一度以为对手有何阴谋诡计,但是事实却是敌人真的就没有任何抵抗。

这个结果还是让全熙非常满意的,至少薛礼的识趣,使得两军并没有发生激烈的交战,那么全熙的那些故人,还有安顿在秣陵的付家庄兄弟,应该都无恙,这比什么都重要。另外还有太史慈,不知道当时处于什么境况,虽然吕范并无提到他,但是全熙相信他和他的手下应该并无损害,否则以太史慈的勇武,就算抵挡不住孙策的大军,至少也会在战报中显示他的存在。

“幸好当初听取了子曜计策,先取下这秣陵城,果然是收获颇丰。秣陵城也不枉秣陵这个称号,此地竟然囤积了刘繇大量的粮草,真乃天助我也!”听完吕范的描述,孙策大笑着接话道。

秣陵本就是大都市,不是一般的县城所能比,而薛礼又是四平八稳之人,虽然领军作战不是其优势,但是囤积粮草,稳固军需却做的非常好。事实上如果不是笮融临战失踪,想要攻占秣陵,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

之前全熙在秣陵城时,便知道薛礼再次邀请笮融来秣陵赴宴,全熙原本还想借此机会劝薛礼先下手为强。不过此后急着离去就无法实施了,但是自己却跟薛金枝之夫蒋坤一再强调笮融的过往手段,相信只要薛礼还有点脑子,就不会再让笮融得逞。

现在回头再看,很可能笮融再次前往秣陵后,跟薛礼发生了不愉快,导致双方正面决裂。最终鹤蚌相争,孙策这个渔翁得利。

“熙实在不敢当伯符兄谬赞,能顺利取下秣陵,乃是伯符兄指挥得当,军锋所向,无往不利,也是诸位将军奋勇杀敌不顾生死的最大回报。当然,也少不了将士们的奋力作战。”自己好好的晕了三天,这秣陵之战跟自己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孙策却把头号功劳让给自己,虽然人人都知道这只是孙策激动之下的片面之词,但是听在众人耳中,恐怕对全熙不免会有非议。还是把这烫手的山芋扔还给他们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