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海宁之战上(1 / 2)

盛世柱国 谈兴正浓 0 字 9个月前

 或许是杨素猜对了,这伙千余人的倭寇真的发挥了其二杆子精神,在没有人带路的情况下,竟然像没头苍蝇一样,在海宁周围转悠个不停,虽然导致那里血流成河,但也给了黄源昌调集大军的时间。

杭州右卫、宁波卫、海宁卫、海宁千户所官兵四出,加上三百盐兵合计约四千人,在一日之内完成了集结,准备向海宁挺进。

黄源昌叹了口气:“唉,时间实在太仓促了,考虑到粮草、军备等问题,本官一时间也只能调集这么点儿兵力,而且还没有火器,但愿…”

“没什么好但愿的!”杨素打断了他的话,“黄大人,此战我们必须竭尽全力,若是再给这伙倭寇流窜的时间,无论是去台州,还是来杭州,损失都不可计数。”

黄源昌听得微微一愣:“‘我们’?杨大人您这是要随军出征吗?此次于河南叶德潜的叛乱不同,不过是小范围的战斗,杨大人贵为钦差,何必要冒着风险与我们一起剿倭呢?”

杨素摇了摇头:“都说钦差驾到如同圣上亲临,本官的身份既然可以鼓舞士气,那就不能退缩,而且本官有百余名内卫守护,谈不上什么风险。”

这理由说得可谓是冠冕堂皇,其实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是见识一下浙江卫所官兵的战力,看看是不是真的如同传闻中那般不堪。

黄源昌没想到这位仁兄这么耿直,心想你又不能上阵杀敌,留下来不是添乱嘛,但嘴里却不好多说,应承了几句,最后只能叮嘱:“大人一介书生,切勿意气用事,上了战场还是坐镇中军,以自保为第一要务吧。”

于铖早就看出这位钦差大臣喜欢惹事儿的本质,是以劝也不劝,直接找了三十个善射的弟兄配好弓弩,把护卫队改成了亲兵的配置,这样就可以预防突发状况了。

***************************************

大军行动迟缓,人人都害怕面对凶悍的倭寇,若不是黄源昌赶羊似的一遍遍催促,只怕是比乌龟爬也快不了多少。

杨素看着黄源昌再一次派出传令兵,便叹了口气:“黄大人,两年前你是如何动员这帮人主动出击的,你瞧这行军速度。”

黄源昌看了一眼杨素骑着的青霜马,心道这位大人一定是体会惯了风驰电掣的感觉,才会如此焦急,他沉吟片刻才开口说道:“两年前,部队的主力是台州水师,杨大人是南方人,听说过台州惨剧吧。”

杨素点了点头:“确实听说过,入了翰林之后,也读到过一些资料,但都是冰冷的文字,所以知道的不甚详细。”

“唉,那个时候的台州兵可真的是悍不畏死啊。”黄源昌看着远处,陷入了回忆,“倭寇台州周边肆虐,将当地的官衙和民居全部焚毁,将里面的财物全部席卷一空,想来您也读到过这些,但这不是最骇人听闻的。”

说到这里,他深吸了一口气:“最没有人性的是,那群倭寇竟然下注赌孕妇腹中的胎儿是男是女,下注之后,就将孕妇肚子剖开验证结果,地上还未成形的胚胎尸骨堆积的像坟头一样高,这些可都是本官亲眼目睹的。”

杨素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马缰,连带着青霜发出了一声嘶鸣,有些不解地回头看着主人,这才让他意识到自己似乎是太激动了。

眼看着海宁逐渐近了,想到那些屠村的传闻,甚至联想到后世的那场邪恶的入侵战争,杨素深吸了口气,喃喃自语:“我一定要想方设法,改变那个可恶的未来,海禁…海禁…”

黄源昌听不清楚他嘴里在念叨着什么,但是他能明显感觉到周围空气的凝重,粘稠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空气中似乎传来了焦臭味。

果然有一名亲兵快速冲了过来,喘着粗气:“将军,斥候来报,在前面的李西村插着八幡大菩萨旗,但是村内寂静无声,倭寇似乎是已经转移了。”

八幡神的起源据说来自彦火火出见尊,一般被当作来源于应神天皇、比売神、神功皇后这三神,倭寇们做事凶残邪恶,无论如何也要扯个虎皮。

“似乎?斥候是干什么吃的,你跟老子说似乎?叫他们再去探!”黄源昌立即炸了毛,“现在已经进入了划定的作战区域,每一步都得走的扎扎实实,别跟老子说这些没用的。”

那亲兵嗫嚅着说道:“将军,其实是没有再探的必要了,李西村已经被烧成了灰烬了。”

杨素眼中寒光一闪而过,将于铖招到身边:“你们内卫有监察百官之责,是不是偶尔会在木片上作画,记录下被监视之人的一举一动?”

“杨大人,您…”于铖不知道杨素到底想干什么,但此乃机密要闻,只能搪塞过去,“这种事情,实在是…”

“你不用支支吾吾,皇上曾经用那些小木片往本官身上砸过。”杨素步步紧逼,“你跟本官说实话,这次随你一起出来的,有没有善于快速作画的弟兄,要他进李西村把所见如实画下来,本官要让这些内容见报。”

杨素之所以会想到用这种方式记录这些倭寇侵略的证据,还是受到了二战时期那些记者在战俘营拍的照片的歧视,毕竟画面的冲击,要远远比冰冷的文字更有说服力。

于铖一听是这种事情,便决定承担风险,他咬了咬牙答应下来,准备回头招呼人进村,却没想到被杨素再一次拉住:“本官也要一同进村,你们随本官一起来吧。”

黄源昌早就注意到二人的对话,他已经领教过了这位钦差大人的固执,知道劝说没用,便干脆带上亲兵和他一起往李西村去,一行二百多人冲了出来。

村庄内已经尽是断壁残垣,空气中弥漫着血腥的气味以及尸体烧焦的臭味,最引人注目的,是插在村子中央的几面八幡菩萨旗。

没面旗帜的旗杆上都反绑着一名汉人女子,她们的肢体扭曲地不成样子,这等惨状让人看了不禁机灵灵打了个冷战,旗杆插入地面很深,竟然成了这些女子的处刑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