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此签和解(1 / 2)

盛世柱国 谈兴正浓 0 字 9个月前

 杨素竟然就这么堂而皇之地在周家住了一夜,周氏兄弟虽然对这位强势的钦差大臣放弃了抵抗,但听着来回巡逻的内卫的脚步声,还是如临大敌,以至于整整一夜都没有睡好。

第二天,当他们顶着熊猫眼布置完相关事宜的时候,却没想到竟然迎来了另一位大官,正是新任的杭州税监,东厂厂督董公公的亲信丁子良。

这丁子良大约四十出头,身材很高,却不是大腹便便的形象,最令人惊讶的是竟然生着些细密的胡须。如今他一身便装,也不再总是习惯性地弓着腰,让有过几面之缘的杨素差点儿没认出来。

杨素微笑着迎上去,上下打量他一番:“丁公公,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您的变化可真够大的。”

“哈哈,杨大人呐,杂家经常听董公公念叨您的话,说什么‘能出来干事儿的才是真爷们’,以前没觉得什么,这出来十几日,才有了深刻的体会。”丁子良的腰板挺得直直的,嘴角笑得都快扯到耳根去了。

杨素点了点头,又与他寒暄一番,丁子良才说明来意,竟是提议与他共游灵隐寺。

原来丁子良虽然有叶一清的默许,董遂良的鼎立支持,但终究来杭州日短,接管税收的事情还是用了不少时间,竟然连杭州最出名的几处景点都没有去过。

杨素将接风的宴席推后了一天,自然也就空出了一个白天的时间,丁子良就算再不开眼,也不会带着他直奔杭州商会,于是便安排了这次出游。

杨素是叶一清的弟子,南方算是他的大本营,只要跟丁子良表现出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谁还敢说强龙不压地头蛇,轻掠其锋?花花轿子人人抬,杨素自然也不会扫了这位大太监的兴致。

今日丁公公是主,请的主客是钦差大人,既然自己受了邀请,杨素自然不会放下陈元十和周玉莹不管,于是一行四人便动身直奔着灵隐寺去了。

披着大红袈裟的老方丈慧光禅师,早就率着知客僧和小沙弥恭恭敬敬地等在门口,杨素便朝着于铖点了点头,于是护在身边的内卫们便各自散开,占据了有利地形,远远地保护,不让他们受到打扰。

灵隐寺的名头甚大,又有着特殊性,除了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三殿以外,还有飞来峰和灵隐铜殿这样的特殊景点,无论何时,都是香火极旺的。

此时正是紫玉兰的花期,飞来峰周围的阵阵花香,伴随着善男信女烧香的烟火气一起扑来,佛教的气氛异常浓郁。

看着这个场面,随在几人身边的知客僧便有些自得,竟然脱口说出“本寺不愧是…”他话说了一半,方觉得在几名朝廷大员面前说出这种夸耀的话有些孟浪,便赶紧住了口。

杨素看了眼慧光禅师,见他不悲不喜恍如未觉,便暗赞了一声好定力,然后微笑着说:“不愧是什么,不愧是杭州第一寺?还是不愧是顶尖名寺?”

那知客僧立即额头见汗,他看了眼眼观鼻鼻观心的方丈,压低声音说:“是小僧失言了。”

杨素是个坚定的无神论者,至于原因,那就是穿越之前的信仰,但他不愿对别人的话指手画脚,便不想再做纠缠,谁知道丁子良竟然说话了:“杂家听闻‘出家人不打诳语’,这诳语作何解释?”

噗嗤一声,杨素笑了出来,他是真没想到这位仁兄竟然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拍马屁,便摇了摇头:“丁公公,诳语嘛,就是说大话,说谎的意思,‘出家人不打诳语’可不是出家人的专利,咱们做官的,也应该恪守这个信条。”

董遂良微笑着点头,看了眼那个知客僧:“你刚才可不是失言,而是真心话,所以你说了诳语。”

杨素哈哈大笑,暗道这太监果然可爱,他看了眼还是不站出来辩解的慧光禅师,只好自己出来给人家个台阶下:“丁公公,出家人说到底也是人,若是摒弃了七情六欲,那才是奇怪的事情。”

“紫粉笔含尖火焰,红胭脂染小莲花。芳情乡思知多少,恼得山僧悔出家。”吟罢这首诗,他微微感慨,“几朵小小的玉兰,都能牵动僧人的情感,更何况这香火鼎盛的场面呢?”

慧光禅师微微一怔,有些诧异地看了眼杨素:“杨大人文采斐然,这首诗是否可以…”

他话还没有说完,便被杨素打断:“本官还真以为方丈大师不为外物所扰,原来还是有能够牵动你心弦的事情嘛,这首诗不过是本官拾人牙慧,还是不要题在这里了。”

慧光禅师被他打趣了一句,也不觉得尴尬,虽然没有再次请求,但还是毫不掩饰地表现出了自己的遗憾。

这老和尚慈眉善目,宝相庄严,杨素还真怕被他给说动了,自己忍不住又做出什么抄诗的事情来,以致自己心中对先贤有愧,便想着赶紧岔开话题。

他四下张望,只见旁边有一处围了茫茫多,满是人,便走进了细看,才发现原来是一个求签的供桌,桌后坐着一位得道高僧,围着的善男信女们不由得不信。

依着杨素等人的身份,身边又有方丈跟着,求签自然是不用花钱的,杨素便招呼着几人过来试一试。

陈元十作为苏州首富,他的货经常要在路上跑来跑去,是以还是有点儿迷信的,对祈福、求签这种事情自然是轻车熟路,他见别人都拿着身份不好意思上前,便由自己抛砖引玉。

这位仁兄还真是此中高手,拿着木桶闭着眼晴轻摇,在心中想好了求什么,便微微一磕,从里面掉出了一个竹签,上面写着个序号“五十”。

杨素离着签架很近,但这种事情自然不好出手帮忙,便等着陈元十自己拿了签条打开,只见上面写着:

“五湖四海任君行,高挂帆蓬自在撑。若得顺风随即至,满船宝贝喜层层。”

杨素看到这里微微一愣,有些疑惑地开口:“这签倒是好解,说的是自在休游,不需着力跟上了风向就能财运滚滚,可为什么是个中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