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禁书风波(1 / 2)

盛世柱国 谈兴正浓 0 字 9个月前

 时间来到光熹九年二月底,这日,光熹与臣子们又议了政务,看看时辰早朝早该散了,便罢了早朝,令文武百官各回本位,独留下叶一清和李正两位大学士在宫中用膳,叶一清看李正老神在在,似乎毫无惊讶之色,只好拿住了情绪谨慎应对。

光熹此时却是谈笑风生,与李正谈笑,又与叶一清对饮,兼顾两位大人的情绪。叶一清却是越发迷惑,心道:难道皇上想借共宴的机会缓和我和李正的关系?

忽然光熹有些突兀地问道:“不知两位大学士可曾听过这样的话:君王如果总是坚持仁义,就肯定会灭亡,他必须狡猾如狐狸,凶猛如狮子。狮子不能防御陷阱,狐狸不能抗拒豺狼,所以,君王做狐狸是要发现陷阱,做狮子是要吓走豺狼。”

叶一清心说帝王心术可不就该如此,但是这类话一旦说出来或者落于纸面,却成了大逆不道。但是他素来谨慎,自然不会轻易做结论,只是躬身说道:“回皇上,臣还是首次听说。”

李正却是捋着胡须笑道:“这‘狡猾如狐,凶猛如狮’臣似乎在哪里读到过,想来应该出现在近日读过的信件或奏章之中。”叶一清暗道不妙,这李正博闻强识,如此激烈的言论只要读过,他断然不会忘记出处,今日怕是皇上和他一唱一和,来了一个双簧戏。

果然,光熹对伺候在一旁的李贤招了招手,让他将一本奏章递了上来,然后说道:“叶卿,你既然没听说过,就来看看这句话的出处好了。”

这奏章却是御史陶莹的弹劾杨素的奏疏,前面三分之一还是那些统一的歌功颂德的套话,叶一清当着光熹的面,只能别别扭扭地读了,却没想到越往下看越触目惊心,读到最后,竟然已经有冷汗流了下来,暗道还好刚才没有说‘狡猾如狐,凶猛如狮’那句话大逆不道,不然自己这个学生就是神仙难救了。李正竟然绕过了他,将奏疏直接送到了光熹手里。

陶莹的奏疏中弹劾杨素“机深志险,包藏祸心”,而导火索,正是杨素的翻译工作。他翻译了一本叫做《君主论》的西洋政治禁书。

《君主论》主张一个君主为了达到自己的事业或统治目的,不要怕留下恶名,应该大刀阔斧,使用暴力手段解决那些非用暴力解决不了的事,不必要守信义,伦理道德可以抛弃不管,因为目的高于手段。这显然与汉族传统的五常以“仁”为核心的思想所冲突,而杨素无疑成了李正一派的标靶。

要说真是世事无常,君主论此书在欧洲被禁,其原因就是此书与基督教义严重不符,偏偏两位教士就这样堂而皇之地将它随身带了出来。而此书杨素恰巧读过,翻译起来得心应手,自然会把它作为首选。

陶莹弹劾的角度是极其刁钻的。他认为,《君主论》的翻译要把一种语言转变成另一种语言,期间必定会掺杂杨素的主观理解,而杨素有刻意扩大“否认道德”的嫌疑。

叶一清辩才无双,但是公然讨论帝王之术的事情他从未遇到过,更何况还编纂成书,就算杨素顶着一个翻译的名头,这似乎也有点儿过于惊世骇俗了。

若说此书是西洋的舶来品,蛮夷学说荒诞,我天朝上国应当宽容,但杨素翻译之时不对书籍做遴选甄别,将儿戏之作《君主论》翻译成书,这不是玩忽职守?

若说此书是夷人文字写就,翻译难免有纰漏,这就是在说,杨素翻译时夹杂私货,这些大逆不道的言论就是他自己的想法。一时间叶一清心思电转,素有急智的他竟是完全没有想出该如何辩解。

此时却是光熹替叶一清解了围:“叶卿,朕以为,只读这奏章中的片面之词还不能对这杨编修翻译的《君主论》下定论,今日,朕便将已经译好的部分通读一遍。刚才朕只是忽然想到此事,想到你是杨编修的老师,这才问问你的看法,却没想到你也是第一次听说。”

叶一清终于松了口气,还好此次不是李正与光熹合谋的一次围剿,却是光熹的制衡之举,在给自己准备的时间。只是皇上心中又是怎么想的?若是叶派大臣跳出来支持杨素翻译的内容,会不会被安上大逆不道的帽子,而自己会不会失了君心,这杨素还能保的下来吗?一时间,叶一清竟然有些迷茫了。

这时光熹又恢复了刚才的谈笑风生,对杨素受弹劾的事提也不提,叶一清才渐渐放下了心事,也曲意奉迎起来,一时宾主尽欢,气氛渐渐热络。

叶一清苦挨着宴席结束,顶着李正意味深长的目光走出了午门,悄声对正在轿旁候着他的叶七说道:“吩咐人去会同馆把杨素叫到府上见我,只跟他说不要拖延,有要事。”

***************************************

作为华朝懂英语的唯一一人,杨素成了日常不用入翰林院办公的第一位编修。在一般人看来,教两个鬼佬使用汉语简直是地狱级别难度的任务,因此王继芳对他现在的工作态度的评价就是“苦中作乐”四个字。

当然杨素却不会这么认为,若是真的让他一头扎进那些大部头里修订史书,那才是一种折磨。杨素只需要将自己翻译的作品交于翰林学士张聪即可。至于这位张聪,是叶一清一手提携起来的,用现代的话说,那就是自己人。

在杨素看来,他的工作还算清闲,一切似乎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因此,对这次时隔不到半月的过府,他是没有什么压力的,步履轻松地跟着叶七一路走入偏厅,此时叶一清还没换下朝服,满脸严肃地让杨素落了座。

叶一清盯了杨素良久,才说道:“‘狡猾如狐,凶猛如狮’,你对为君之道倒是看得透彻!你好大的胆子,竟敢议论帝王之术,你有几个脑袋够砍的?咱们这里有一个算一个,加起来都不够给你垫背的!”

叶一清忽然提高了音量,真把杨素吓了一跳。他初来乍到华朝,还没想通皇帝权力神圣不可侵犯,只考虑到《君主论》此书是西方君主的案头读物,是一本不朽的政治名作,所以选择此书作为翻译首选。他甚至还曾心中幻想凭借此书奠定自己华朝“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身份,却没想到招来了杀身之祸。

叶一清也不等杨素辩驳,简单介绍了下情况,然后扶着前额说道:“此事机巧关节太多,为师也难以一时捋顺,现在为师来问,你来回答,若想活命,你必须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杨素哪里还敢多作他想,从椅子上站起,躬身应是。

叶一清沉吟片刻,说道:“先想清楚陶莹的问题。你的书稿尽数交与张聪,最终却被陶莹读到,对于此事你是怎么想的?”叶一清此时却是对张聪有了怀疑,他须得先理清内部问题,再来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