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宫城大劫(2 / 2)

宫城中也兴筑土山,与城外相对抗,太子萧纲和宣城王萧大器以下官员,都亲自参加劳动。

碰巧天降大雨,宫内土山崩溃,侯景军趁势突击,几乎进入城中,羊侃赶紧让人投掷大量火把,积成一道熊熊火墙,切断侯景的退路,然后再在城中迅速筑起第二道城墙,总算躲过一劫。

朱异眼看侯景受挫,心想或许能有挽回的机会,于是写信给侯景,向分析祸福利害,希望能回头是岸。

侯景断然拒绝,并警告宫城官民说:“梁国近来,受宠的权贵弄臣当家作主,剥削小民,满足他们的嗜好和欲望,如果你们不认同,不妨仔细观察,今天帝国所有的亭台楼阁,王公衙门和私人住宅,连同佛教和尚尼姑居住的寺院庙庵,还有那些在位的众多官僚,个个都有几百个娇妻美妾,几千个奴隶仆从,不种田,不织布,却穿绫罗绸缎,吃山珍海味,如果不是向人民强夺,这些东西从什么地方掉下来?我之所以赶到宫门之下,目的只是诛杀奸邪谄媚之辈,并不是前来颠覆国家,现在城中指望四方勤王军前来解救,可是我观察你们那些王侯将领,一心都在明哲保身,谁肯卖命拼死,与我打一个胜负分明,长江是上天所设险要,两位曹先生都临江叹息,而我却乘一根苇草渡过,不费吹灰之力,如果不是上天保佑,人心所归,怎么能如此顺利。各位最好三思,自寻平安吉祥。”

两位曹先生即曹操曹丕父子,一苇渡江则是个典故。天竺高僧达摩曾到萧梁传播佛法,但与萧衍的理念不合,所以辞别北上,萧衍派使节去追,赶到长江南岸时,使节远远招呼码头的船舶不要行船,以为终于能交差了,不想达摩竟折了一根苇草渡江而去。

侯景接着又上疏东魏皇帝元善见,如是说:“我占领寿春,本打算休息一阵,可是萧衍发现他命运已经终结,而自愿辞去皇帝职务,我的军队还没进入他的国境,他就投奔同泰寺,向佛祖献身,我于上月29日,抵达建康,全国苦难虽然没有解除,但总算庆幸战争终于平息,思念故乡,人和马都心怀依恋,最近就要整顿缰绳,回来继续侍奉陛下,我的母亲弟弟我以为早被屠杀,最近得到英明的指令,才知我的母亲和弟弟仍在人世,乃是陛下的宽大仁慈,和最高统帅的深厚恩德,现在准备携带奏章前往迎接我的母亲、弟弟、妻子儿女,但愿圣心垂念,准许释放。”

元善见早被囚禁,当高澄接到侯景的奏章,不知作何感想。

就在侯景等回信的时候,出现了一小段惊心动魄的插曲。

云旗将军陈昕被俘之后,坚决不肯为侯景效力,侯景于是囚禁他,让仪同三司范桃棒负责看守。

陈昕知道范桃棒也是被胁迫的,所以极力游说范桃棒率部队袭杀王伟和宋子仙,然后前往宫城投降,届时将成为举国的大英雄。

范桃棒开始yy鲜花和掌声,于是秘密让陈昕在夜晚进入宫城,向皇帝呈献这一奇策。

萧衍接到报告后,不禁大为欢喜,派使节赏赐范桃棒银券,附言说:“事情成功之日,封你为河南王,接管侯景的部队,并发金银绸缎和歌女舞女。”

但萧纲认为侯景异常狡猾,怀疑是个骗局,不敢立即决定,萧衍怒道:“接受敌人投降,是一件普通的事,什么事使你怀疑?”

萧纲于是召集会议商讨对策,朱异和傅岐都说:“范桃棒投降一事,绝不会假,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发动反击,可以给侯景重创。”

萧纲说:“我们固守坚城,等待外面援军,援军到达后,盗贼岂不马上铲平,这才是万无一失的对策,如果大开城门,收容范桃棒,而范桃棒心里想的是什么,又岂是那么容易知道,万一发生变化,后悔不及,国家命脉所在,需要慎重研究。”

朱异说:“殿下如果急于挽救国家,最好接受范桃棒,如果猜疑不定,我就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萧纲仍不敢决定,范桃棒又让陈昕报告说:“我只带亲信五百人,抵达城门时,主动脱下铠甲,请政府开门收容,事成后,我保证可以捕获侯景。”

萧纲反而更加怀疑,终于不能接受。

所谓迟则生则,范桃棒迟迟不能行动,部下开始担心失败,便向侯景告密,侯景亲自掐死了他。

而陈昕还不知道范桃棒已死,从宫城出来报信的时候被侯景生擒,侯景强迫他把信件射到宫城,就说范桃棒马上率轻骑兵数十人先行进城。

陈昕当然知道侯景的如意算盘,想趁机突入宫城,所以誓死不肯听从,也遭杀害。

这段插曲过后,勤王军终于有了消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