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洛阳兵变(1 / 2)

 胡太后也崇信佛教,但她与萧衍有很大不同,萧衍起码表现得像一个虔诚的佛教徒,而胡太后对佛教的信仰却只体现在各种铺张浪费上面,在国内大兴土木,耗费巨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这样的方式推崇佛教,表达心迹。

除了佛教,胡太后对待亲近的人也异常慷慨,崔亮等人只是对她有救命之恩,尚且在朝中荣耀一时,其父胡国珍的待遇就更加丰厚了,甚至死后还得到“太上秦公”的非臣谥号。

朝中官员上疏认为历代以来皇后的父亲,从没有人称太上,太上二字也绝非臣属能够使用,胡太后终于不肯接受,还给父亲兴筑一座寺庙,雄壮华丽可与永宁寺媲美。

胡太后到底是有主意的人,而且意志坚定,称得上是铁娘子,只是满腔热情总是似乎用在了错误的地方,对于国家前途毫无用处。

经过多年的积累,北魏的弊病越发深厚,危机自然也越发深刻,距离彻底爆发也越发近了。

519年,大乱前夕的恶兆骤然而至。

本年正月,征西将军张彝的儿子张仲瑀,向胡太后亲启密奏,建议改变铨叙制度,使军人不能转为文官。

军人的地位在孝文改革之后一落再落,此时几乎已是社会底层,吃苦不讨好,各种福利也得不到,张仲瑀胆敢有此提议,也正说明了军人受排斥的现状。

问题在于,就算普通百姓,被逼急了都会揭竿而起,有武装力量的军人若是被惹急眼了,后果显然更加恶劣。

虽是密奏,但因话题比较敏感,张仲瑀的话还是传了出去,洛阳城里的军人开始在各个要道路口竖立木牌、张贴文告,号召大家在指定的时间地点集合,采取行动屠杀张彝全家,以雪心头之恨。

张彝父子听到了些风声,却并没当回事,认为这帮粗人不过是宣泄心中的不满,过不多久自会退去。

可是一连数日,城中愤怒的气氛没有丝毫缓解,杀机一触即发。

2月20日,羽林及虎贲禁卫军将近一千人,一起到中央政府集结,大声诟骂,要交出张仲瑀的哥哥、户政司长张始均,等了一会不见有人出来,于是用砖石瓦块猛攻政府大门,府内官员全都吓破了胆,不敢出面禁止。

变兵首领发觉这样下去并没什么效果,便带头转移方向,拿着火把一路点燃路边堆积的木柴和蒿草,用木棍和石头作为武器,直扑张彝的住宅,把张彝拖到院子里,进行百般殴打羞辱,然后纵火焚烧房舍。

张始均已跳墙逃走,听说父亲被擒,中途又折了回去,向变兵下跪叩头,请求饶恕父亲张彝一命,变兵一阵拳打脚踢,把他抬起来扔进熊熊大火。

始作佣者张仲瑀也被打成重伤,挣扎着逃一命,张彝挨到次日就死掉了。

这件事在北魏国内引起巨大震动,而且民间舆论众口不一,有的指责政府乱来,有的数落军人胡闹,余波连续多日不能平息。

胡太后担心引起更大的变故,所以只下令逮捕变兵首领和最凶悍的暴徒八人,斩首,其余的不再追究,并准许军人可以依照武官资历,转任文官。

事后军人的愤怒稍稍平歇,但并没有彻底释然,不安定因素就此生根发芽,暗流开始四处涌动。

也正是这一时期,北魏的选官制度发生重大转变。

当时北魏官员缺额很少,可是候补的官员却很多,文官部长李韶,依照法令任用官员,难免引起大批人的不满,工作渐渐力不从心,在这一背景下,宫廷安全部长崔亮接替李韶,出任文官部长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