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冯后面世(1 / 2)

 经过刘义宣事件之后,刘骏对皇族势力越发忌惮,甚至已到了万般厌恶的地步,对相关情况十分敏感,稍有风吹草动,立即怒目而视、大打出手。

雍州督导官、武昌王刘浑,与左右侍从闹着玩,写了一份文告,自称楚王,还改年号为永光,设立文武百官。

一个十七岁的少年,胸无城府,情商低下,即便做出了如此举动,但国人都知其无恶意,更多付之一笑而已。

但刘骏显然不那么认为,从自己的上位经验和族中叛乱,得到最重要的教训就是要防微杜渐,得到汇报后,第一时间下诏剥夺了刘浑的所有官职和爵位,贬作平民,并放逐到始安郡。

455年8月初,刘浑抵达始安,但风波却并未终止,刘骏到底没有放过他,派员外散骑顾问官戴明宝,打着安抚的名义前往斥责刘浑,并强迫他自杀。

这之后,刘骏变得神经衰弱起来,总幻想家里哪个亲戚正在图谋害他,纠结了一个多月,终于下定决心要继续削弱王侯的实力。

10月1日,刘骏授意江夏王刘义恭和竟陵王刘诞,让他们上奏请裁减王侯的车辆、衣服、器物、乐队、舞娘等九项特权。

奏章呈上之后,刘骏又暗示有关单位,把要裁减的特权增加到24项,诸如王侯们听取报告和处理公务时,不能再像皇帝一样面向南而坐,佩剑不可以做成鹿卢形,秘书长、封国宰相及其他官员,对王侯不可称臣,只可称下官,且辞职后关系立即解除,不可追敬。

除此之外,刘骏还把宋初开创的典签制度发扬光大。

在他之前的时期,典签也即收发官的主要职责是辅佐年幼的皇子,上传下达皇帝的诏令,不致于因为皇子年幼而在地方生出事端。

但刘骏时代的典签,权力迅速膨胀,即使年长的皇子或是庶族出身的高级官员,去主持地方事务,也由典签总揽全局,不只上传下达,还接受官属报告工作,成了实际上的地方领导,直接对皇帝负责,只要他们不同意,甚至地方上的人事任命都不能通过。

北魏没有典签,但皇帝对部下的猜忌也非常可观。

拓跋濬即位之后,北魏国内接连发生一连串的谋逆案,一些国家重臣包括皇族中人,都遭杀害,其中有多少是确有其事,又有多少是诬以谋反,史书虽无详尽解答,但结果却是显而易见的。

国内刚刚结束一场混战,民心思定,这是其一。其二,综观那些“谋反”之人,有多少是真有谋反实力的,又有多少是有谋反动机的?几乎没有。

从453年2月起,一直到本年455年,卷入谋逆案的人有京兆王杜元宝、建宁王拓跋崇、拓跋崇的儿子济南王拓跋丽、濮阳王闾若文、征西大将军永昌王拓跋仁、车骑大将军乐平王拓跋拔、……

这些人无不身居高位,战功赫赫,只因未能在迎立拓跋濬之初站对队伍,终于招此横祸。

其中的拓跋仁曾在对外侵略战争中掠夺一个李姓姑娘为妾,在他死后,李姑娘依律被发配宫中为奴,结果在一个特别的日子,被拓跋濬看到了,拓跋濬瞬间便被勾走了魂魄,当天就把她强行带到斋库中大施拳脚。

此后许多天,拓跋濬几次临幸之,并封其为贵人,李贵人的肚子很争气,竟怀了龙胎,后生了皇子拓跋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