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陕城会战(1 / 2)

 拓跋焘率主力大军南下之后,刘宋青冀二州督导官萧斌,立即派太子宫步兵指挥官沈庆之,率五千人前往增援王玄谟。

沈庆之不以为然,解释说:“王玄谟的部队,士气低落,身体疲惫,而蛮虏已经逼近,须有数万人的兵力才能前进,五千人的弱旅,轻率应战,根本无济于事。”

萧斌强迫他非要出发,沈庆之无奈之下就要出动,这时王玄谟已灰头土脸地退了回来,萧斌大为愤怒,准备将其斩首,沈庆之劝阻说:“拓跋焘威震天下,有百万人之多,王玄谟岂能抵挡,而且诛杀战将,恰恰暴露了自己的弱点,不是好办法。”

萧斌这才停止,但接下来的行动仍旧是个麻烦,他打算坚守碻磝,沈庆之提议:“现在青冀二州的防务空虚,而我们独守一座孤城,如果蛮虏向东攻击,清水以东地区将不再是帝国领土,碻磝四面被围,当年朱修之守滑台一幕,恐将重演。”

碰巧刘义隆的诏书到了,禁止萧斌撤退,萧斌便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各将领都认为应当留守,沈庆之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诏书从遥远的京师颁发,陛下根本不知道这里的实际情况,应该相机行事。”

将领们嘲讽他说:“沈公可真有学问啊。”

沈庆之厉声反驳:“你们虽读过很多书,博古通今,可是却不肯用耳朵听,用眼睛看,那又有何用。”

萧斌几经思量,最终让王玄谟驻防碻磝,让申坦和垣护之驻防清口,然后亲率大军返回历城。

与此同时,西部战线仍斗得如火如荼。

雍州督导官、随王刘诞,派大营军事参议官柳元景、振威将军尹显祖、奋威将军曾方平、建武将军薛安都、略阳郡长庞发起,联合率军进攻弘农。

后军将军府野战军事参议官庞季明,已年过古稀,因自己是关中豪族,请求准许他暗中进入长安,集结汉人和夷族。

刘诞批准了他的行动,庞季明于是进入卢氏县,游说、煽动当地的知识分子和乡民,响应他号召的人层出不穷,直接打通了前往关中的道路。

薛安都等人借机穿过熊耳山,柳元景则率军随后前进,一路势如破竹,成绩斐然。

豫州督导官、南平王刘铄,自然也不敢闲着,派出大营军事参议官胡盛之,从汝南出发,梁坦从上蔡出发,联手攻击长社。

刘铄和刘诞都是刘义隆的儿子,到本年450年也不过二十岁,本无大才,更无经验,包括东部战线的武陵王刘骏,也是典型的纨绔子弟,根本不足以主持大局,所以刘义隆虽委派他们地方要职,但许多重大决定却都是遥控指挥,从首都建康直接对前线发号施令。

地方将领不乏有才之人,刘义隆大可以让他们辅佐幼主,但刘义隆显然对部属并不信任,宁愿自己多费些气力,也不想割让权力。

然而他毕竟不是神仙,想着坐在宫里就能指挥北伐大军,并最终大获全胜,显然是不现实的,除了用人不当,这也是北伐失利的重大因素之一。

西部战线没有王玄谟这种拖后腿的人,也没遭遇北魏主力大军,所以进展还算顺利。

进入闰10月,刘宋略阳郡长庞法起,率各路人马进入卢氏,击斩北魏委任的县长,让当地归降的民众充当向导,继续向前推进,并于几天后攻克弘农,生擒了北魏弘农郡长,派建武将军薛安都留守弘农,然后向潼关进发。

建康当局不久下诏任命柳元景为弘农郡长,柳元景又让薛安都、尹显祖,率领庞法起等人,向陕城推进,柳元景负责在后方征收粮秣捐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