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统万陷落(1 / 2)

 拓跋焘御驾亲征的同时,西秦和胡夏仍斗得如火如荼,丝毫没有意识到正有强敌环伺。

426年11月初,胡夏的将军呼卢古和韦伐联合攻击西秦首都枹罕,乞伏炽磐被迫把首都迁到安定,并调走了大量防卫军,呼卢古得以轻松进入枹罕南城,西秦镇京将军赵寿生,率敢死队三百人浴血奋战,才终于击退呼卢古。

但呼卢古并未完全退去,又联合韦伐攻击西秦沙州督导官出连虔驻防的湟河。

出连虔派后将军乞伏万年,把夏军击败,呼卢古不甘心,于是再攻西平,终于大获全胜,生擒西秦安西将军库洛干,活埋西秦将士五千多人,裹胁二万余家,这才志得意满地班师回国。

而此时拓跋焘已进抵君子津,正巧黄河冰封,拓跋焘率轻骑兵二万人踏冰渡河,直接突袭胡夏首都统万。

11月7日,正逢冬至,赫连昌在宫中设宴款待百官,庆祝佳节,哨兵也临时放了假,魏军如履平地般突然出现在胡夏国内,胡夏朝野上下一片震恐。

拓跋焘对眼前的形势大为满意,下令全军在距离统万30里远的黑水扎营,先进行一番彻底的侦察,只待时机成熟,立刻一涌而上。

赫连昌为了提升士气,不顾众朝臣的劝阻,带着酒劲出城迎战,结果落败,匆忙回军,而魏军则紧紧追击,统万城门关闭的刹那,北魏禁军卫士豆代田,悄无声息地潜入城中,乘机突入统万西宫,纵火焚烧西宫城门,然后跳出城墙从容撤退。

拓跋焘闻讯大喜,为表彰豆代田的勇猛,特别擢升他为勇武将军。

刺激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次日一早,魏军再次出动,在城外四处抢劫,斩杀、俘虏数万人,俘获牛马十余万头,但统万城墙异常坚固,拓跋焘试探着进攻了一波,对将领们说:“瞧这情况,统万并不容易得到,来年跟各位再来夺取!”裹胁居民一万余家,班师回国。

国君虽然撤离,但其他大将仍在胡夏国土征伐。

胡夏的弘农郡长,听说北魏宋兵将军周几的大军即将到达,也不敢迎战,直接放弃郡城逃走,周几乘胜追击,一路所向披靡,深入胡夏南部腹地三辅,声威浩大,胡夏举国的精神再度遭受沉痛打击。

三辅也即以长安为中心,连同周边的京兆、冯翊、扶风三郡,是前后秦及汉朝的京畿所在。

北魏顺风顺水,局面一片大好,不幸的是周几在途中去世,未能亲眼见证胡夏的覆灭。

镇守蒲阪的胡夏东平公赫连乙斗,听说魏军将至,赶紧派使节向统万报告军情,而使节抵达统万城外时,魏军正在外面围着,他连忙折了回去,报告赫连乙斗说:“统万已经没救了。”

赫连乙斗顿时像泄气的皮球一样,放弃城池向西逃向长安,奚斤于是顺利占领蒲阪。

赫连昌的弟弟赫连助兴,负责镇守长安,赫连乙斗赶到后,把近来的军情添油加醋地介绍一遍,赫连助兴听得心胆俱裂,两人不约而同地决定放弃长安,继续向西逃向安定。

于是奚斤又兵不血刃地进入长安,胡夏秦州、雍州所属的氐族、羌族等部落,纷纷向他投降,北凉沮渠蒙逊和仇池杨玄也都派使节向北魏俯首。

赫连昌真的崩溃了,若是不做点什么,只怕国家覆灭就在眼前,于427正月25日,派平原公赫连定,率军二万人南下准备收复长安。

奚斤此时已在长安站稳脚跟,二人开始对峙,且长期不能分出胜负,而胡夏军队也因此受到牵制,进不进,退不能退。

拓跋焘得知这一机会,也不等来年了,立即下令大量砍伐阴山的林木,制造攻城器械,并在国内大量选拔勇士,由朝廷负责严格训练,将其分配给各将领担负作战任务。

准备了几个月后,人员和物资都已就位,拓跋焘下令让宰相长孙翰,率精兵三万人作为先锋,常山王拓跋素,率步兵三万人作为后继,南阳王拓跋伏真,率步兵三万人,护送攻城工具,将军贺多罗,率三千精锐骑兵,担任斥侯,在前锋兵团之前搜索侦察。

大军调派完毕,二次西征就此展开。

5月,拓跋焘从平城出发,从君子津渡河西上,临行前特别让龙骧将军、代郡鲜卑人陆俟,统御北方各路兵马,镇守大碛,防范柔然的入侵。

中旬,拓跋焘抵达拔邻山,就地兴筑城堡,派专人看守,然后把辎重留下,亲率轻装骑兵三万人,加速向统万进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