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任性皇帝(1 / 2)

 相比刘毅的锋芒毕露,刘裕更加心狠手辣且不露声色,单从这方面来说,刘毅完全不是刘裕的对手。

407年间,刘裕府上的部将骆冰,对刘裕心生不满,大有向刘毅靠拢的倾向,刘裕便对外宣称骆冰与他的同党殷仲文、桓石松、曹靖之、卞承之和刘延祖等人,秘密结合,打算拥戴桓玄的余党桓胤为盟主,然后毫不留情地屠灭几人的全族。

司马家族中略有名望实力的人,也难逃恶运,司马遵之就被指控犯法,连同亲属一起处死。

排除异己本是所有领袖的必修课。

而除了心机和手段,刘裕还有个得力的辅助,足以拉开与刘毅的差距。

408年初,刘毅曾因不愿让刘裕长期留在朝中,提议任命中央禁军总监谢混为京畿卫戍总司令,或者由刘裕留在丹徒,遥兼京畿卫戍总司令,而由孟昶负实际责任。

计议已定,刘毅特别选派亲信、政府右秘书长皮沈,带着两项方案送请刘裕选择。

刘裕的机要军事总参议官刘穆之,率先接待了皮沈,等获悉了皮沈的来意,立刻起身假装去厕所,就在厕所里面秘密写了一张字条,让人转交给刘裕:“皮沈的话,不可同意。”

刘裕收到字条之后,出来接见皮沈,简单寒暄几句,也不讨论正事,直接送皮沈先回宾馆,然后叫来刘穆之询问。

按刘裕的意思,是想暂时答应刘毅的提议,以此使他更加骄傲蛮横,然后找机会对其实施致命的打击,所以当得知刘穆之不同意时,心里多少有些困惑。

刘穆之耐心地解释说:“晋王朝的政治力量早已衰败,天命也早已转移,你复兴皇家,功勋卓著,今天这种形势,怎么可以谦让,而作一个地方普通将领,就心满意足?

刘毅、孟昶二位,与你都是一介平民出身,共同起义,谋取富贵,举事的时候,有先有后,所以暂时推举你为盟主,并不是心服口服,力量既然相敌,权势又复相等,最后一定互相吞噬。

京畿是根本之地,不可以交给别人,从前任命王谧担任,不过是一时权宜之计,现在再交给别人,就自然会被别人控制,一旦失去权柄,便再没有方法可以得到,将来的危险,难以想象。

朝中对此已有议论,你最好乘机表明态度,一定说你自己想干,未免难以开口,不妨说神州是国家基础,宰相级官员地位重要,事务也很关键,不方便遥遥讨论,最近我可能前往京城,容当面交换意见。

你既到首城,他们就绝对不敢越过你,去委派别人。”

刘裕大喜过望,立刻动身,完全接受,于是中央征召刘裕当高级咨询官、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京畿卫戍总司令、主管朝廷机要,仍兼徐兖二州督导官。

刘裕以退进,上疏辞让了兖州督导官,另任命诸葛长民为青州督导官,镇守丹徒,弟弟刘道怜为并州督导官,镇守石头。

这两位都是至亲至信,足以为刘裕保驾护航。

当然刘毅能取得当下的成就,当然也不是靠吹出来的,因为本身很有文化底蕴,且大力招纳有才能的人,很受国内士大夫阶层的拥护,许多名门望族也纷纷献殷勤。

于是晋王朝渐渐分裂成两个派系,一是亲裕派,一是亲毅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