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苻坚再世(1 / 2)

 桓玄和杨佺期都曾声称要援救洛阳,虽是个幌子,但洛阳危机却是真的。

后秦虽然低调,但不代表不喜欢开疆拓土,姚兴在完善了内政之后,也终于把视线放到了国外,西面地形崎岖,资源匮乏,显然不能吸引他,北魏正处在上升期,锐不可挡,一时也不好对付,于是东晋的领土便成了后秦的首要目标。

399年7月,后秦齐公姚崇、镇东将军杨佛嵩,联军向东袭击洛阳。

洛阳虽被东晋控制,但却并没有重兵把守,而从本土调兵遣将又太耗时间,杨佺期第一时间派人向北魏求救。

拓跋珪接到求救信号,并没有立刻派出援军,因为两国已经许久没有联络了,突然求救,似乎并不能辨明虚实,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拓跋珪先任命散骑侍从官张济为拓跋遵的主任参谋,由他前往襄阳报聘,详细了解当前的形势。

杨佺期想到之前的魏燕之战,忍不住问张济:“你们攻击中山时,战士有多少?”

张济回说:“40多万。”

杨佺期暗自惊叹,想不到小小的代国竟发展这么迅猛,接着说:“魏国如此强大,那一撮羌贼定被消灭,晋国与魏国本就是一家人,现在结成亲密的友邦,在道义上也不应有所隐瞒,坦白说我这里兵力微弱,粮食也不多,洛阳能不能解围,完全依靠贵国,如果能够保全,定有丰厚回报,如果不幸失守——与其落到羌人之手,还不如你们拿到。”

张济被对方的坦诚惊到了,怔了半晌才回说一定把这一情况如实奏报拓跋珪。

拓跋珪获悉这一情报,认定东晋已是江河日下,将来必能统一全国,瞬间精神抖擞,兴奋地派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穆崇率六万人救援洛阳。

杨佺期最终没有等到洛阳的好消息,就不幸殒命了,但即便他活得够久,前线也并没有传来捷报,实际上后秦的战斗力十分彪悍,北魏援军抵达之前,城池已经陷落,周边各郡也都纳入后秦版图。

后秦不出手则已,一旦出手,瞬间有些收不住了,蚕食东晋的领土仍不满足,于400年中,向西秦发起突袭。

姚兴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尽最大的力量消弱东晋,然后平定关中,国力稳健之后再北定南征,逐步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

从其施政理念和个人魅力来看,如果能继续保持下去,并且寿命不至于太短,统一全中国或许有些困难,但打造半壁江山还是很有希望的。

姚苌费尽心思害死了苻坚,却哪里想到自己的儿子却渐渐活成了苻坚的模样,性格言行都十分接近,当真嘲讽之极。

姚兴为人宽厚,治理国家也多本着仁者爱人的思想,与苻坚不谋不合,或者说就是受到了苻坚的影响。

占领洛阳之后,姚兴意识到当前的局势,南扩几乎趋于饱和,再想更进一步,不是没有可能,只是会比较吃力,于是转变战场,把精力集中到西方。

西秦的位置比较尴尬,虽然握着河西走廊的入口,但向西有南凉制衡,向东有后秦掣肘,生存条件比较艰辛。

但从后秦的角度来看,西秦虽然成不了什么气候,但似乎总像是一颗定时炸弹安在后方,指不定哪天就爆了,从长远来看,势必不利于国家稳定。

后秦征西大将军、陇西公姚硕德,亲率精兵五千人,向西秦发动攻击,准备一战解除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