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乙连兵变(1 / 2)

 进入398年,除了后秦国内还勉强算得上平静以外,大江南北的数个政权基本上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吐谷浑虽偏居一隅,也仍难免受到隔壁西秦的侵扰,仇池小国虽摆出一副与世无争的模样,仍不能真的置身事外,凉州三足鼎立的局面更是混乱不堪,东晋的紧张局势已达到剑拔弩张的地步,失控只是时间问题。

北魏与后燕、南燕之间更是争斗不止,远胜其他政权。

北魏大军接连攻占中山和邺城两座大城,威震关东,后秦根本无意与之对抗,二燕则是有心无力,拓跋珪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准备征发士卒一万人,修筑高速大道,从望都起,凿开太行山的恒岭,抵达代郡,长五百多里,连通中原与北魏的老家。

另外为了加强对新征服地区的统治,他还在中山设立了流动朝廷,让卫王拓跋仪负责镇守,擢升抚军大将军、略阳公拓跋遵为政府左副行政长官,驻防合口。

中山陷落的消息传到龙城,后燕皇帝慕容宝自觉无力收复,准备下令全军复员,辽西王慕容农劝说:“现在魏军气焰正盛,我们接连受挫,又刚到龙城,仓促之间的确难以大举南征,但也不急让士兵复员,应该运用已经集结完成的部队,袭击北方的库莫奚部落,夺取他们的牛马家畜,充实我们武装部队的军粮,然后密切注视敌人的动向,一定能找到合适的机会。”

慕容宝也没个主意,听兄弟这么说,就先同意了,然后动员大军北上。

正月29日,军队刚刚渡过浇洛水,南方传来消息,据说拓跋珪已经领兵西上,中原空虚,实在是恢复故土的好机会,慕容宝瞬间动心了,于是又班师南下,准备与魏军再度交锋。

拓跋珪不久前,下令把中原六州的官员、居民、以及各部落蛮族,总计十万多人,全都强迫迁到代郡,中原确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空虚状态。

不过北魏的武装部队并没有因此退去,毕竟拓跋珪的志向绝非略地抢人那么简单,是要开疆拓土,建立一番伟大功业的。

后燕远征军重回龙城,慕容宝下令各军进驻大营不准解散,文武官员及将领,都要携带家属跟随御驾,一起南下夺回中山。

慕容农和长乐王慕容盛,都表示此举不太明智,认为士卒已经精疲力尽,北魏接连获得一连串的胜利,士气高昂,很难与之对敌,最好是让士卒获得休养,然后等待良机。

但有也人表示支持,抚军将军慕舆腾就进言:“商鞅曾说,人民可以跟他们共享成功后的快乐,却难让他们一起承受初创时的艰难,如果顾全大多数人的感受,如何成就事业,现在各路大军已经集结完成,成功在此一举,或许错过这次的机会,就再难恢复故土了。”

慕容宝顿感浑身充满了斗志,立刻下令:“我意已决,反对的人,斩首!”

2月13日,慕容宝离开皇宫,进驻军营,留下慕容盛主持后勤事务,几天后亲自率领南征大军从龙城出发,由慕舆腾担当前锋,最高监察长慕容农负责指挥中军,慕容宝负责殿后,各军相距三十里,各军营帐前后相连,长达一百里。

貌似浩浩荡荡的队伍,实则军心动荡更为厉害,大家刚从南方逃难到龙城,如今单凭一句子虚乌有的讯息,居然重回人间地狱,军民无不怨恨恼怒。

2月20日,慕容大军行至乙连,禁卫军班长段速骨等人,因为不愿出战,突然发动兵变,逼迫慕容隆的儿子、继承高阳王爵位的慕容崇,出任盟主,然后斩杀乐浪王慕容宙、中牟公段谊,以及其他各亲王,因为职务的便利和民众的支持,很快就控制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