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刘石大战(1 / 2)

 张茂在败给刘曜之后,精神上受到极大伤害,越发失去了斗志,整日借酒浇愁,虽然心底里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可就是没有半点气力去完成。

除此之外,他还大量地兴修土木,不断扩建首都姑臧,并重修灵钧台,当谋臣劝谏时,他还振振有词,竭力为自己的荒唐行径辩解:“当年我老兄被利刃砍中之时,岂无忠臣义士愿意尽节保护,只不过灾难事出突然,即令再高的智慧再大的勇敢,都无从施展,君王在要害的地方建立关卡,勇士在保卫自己的措施上重重戒备,古人对这种防患于未然的道理严格遵守,可是如今国家内外都已非太平盛世,也便不能期望用当时的观点在今天仍然适用。”

他虽如此说,但心底里毕竟还是知道自己做错了,战争年代人力物力都何其珍贵,却浪费在毫无意义的宫殿建设上,岂不伤了百姓将士们的心。

不过无所谓了,因为他不久便身染重病,当然是由心病引起的疑难杂症,所以无从医治,于324年5月14日撒手人寰。

张茂在位时间不算长,前后不过四年,没能把国家葬送,当然也没能带领国人雄起,只是起到了稳定政局的作用,其他别无建树。根据其遗命,侄子张骏继承了他的一切官职——这是他当初接掌大权时做出的承诺,等到张骏长大成人,就会把大权还给他,这一切随着张茂的死变得那么自然。

前凉政权从此进入一个新的纪元。

在此不久(将近一年之后),段氏鲜卑部落也出现了类似的遭遇。

段氏鲜卑的酋长段末柸送走了那么多亲人之后,他自己也走到了人生的终点,虽然他还有许多未了的心愿,但毕竟还是撒手而去。

段末柸算得上是段氏鲜卑中的佼佼者,但单丝不成线、孤木不成林,他再优秀也不可能凭一己之力就能荡平神州,实现天下一统的伟业,毕竟还是需要良臣的辅佐。然而当他杀掉堂叔一家百余口,接着又把堂哥逼走之后,许多有识之士便与他渐行渐远了,部落里的人才也是青黄不接,真正有实力的人不是被杀就是逃走,段末柸空留下一个酋长的名号,却把整个部落带到了覆灭的边缘。

旁边的慕容鲜卑一直对他虎视眈眈,在段匹磾等人南下之后,便不时地派兵前往骚扰,往往大胜而归,屡试不爽。段末柸固然气愤恼怒,可不管他怎么火冒三四五六丈,都无从扭转败局,久而久之,郁闷的心情终于酿成一场大病。

325年3月,段末柸已是卧床难起,自知大限将近,于是把亲信叫到跟前,密令他们辅佐段牙继续努力完成未竞的事业,等到后事安排妥当,很快驾鹤而去。

段牙是段末柸的弟弟,虽接掌大权,但却是货真价实的昙花一现,即位不久便被族人段辽刺死,成功打得酱油一桶。

而段牙之所以被杀,还得益于邻居慕容廆的掺和,慕容廆有心和段部结盟共同抵挡后赵大军,于是建议段牙迁都。段牙也惧怕石勒不知道哪天心血来潮就大举北伐,思前想后以为联盟一事可行,便决定放弃令支城,准备和慕容部落会回。

但段部的多数族人却都不认同,他们的思想没有段牙那么超脱,不可能随便就和敌人同归于好,于是段辽借机起兵将段牙杀死,接管了整个部落。段辽是段氏鲜卑已故酋长段疾陆眷的孙子,论辈份是段牙的侄子。

经历连番的变故,段氏鲜卑再无往日的威风,不但在鲜卑人里落了下风,与南面的匈奴人和羯人相比更是差了一大截,而他们又地处几个势力的中心位置,可谓朝不保夕。

好消息是在刘曜和石勒未决高下之前,北方鲜卑人暂时仍是安全的。

坏消息则是,从这一年开始,刘曜与石勒正式打响了地盘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