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河间衰败(1 / 2)

 就在各地群雄并起之际,洛阳的羊献容也没闲着。

305年11月,东台政府立节将军周权诈称接到了司马越的任命,晋升自己为平西将军,然后迎立羊献容复位。但羊献容刚进宫门,洛阳县长何乔已带兵冲了过来,声称周权假传诏书,已遭斩杀,强迫羊献容重回金墉城。

经过这么多风风雨雨,羊皇后早就适应了这种命运的起伏,非常坦然地接受自己第四次被废黜的事实。

长安的司马颙听到洛阳的报告之后,决心将羊献容彻底除掉,省得废来废去没完没了,不知道哪天就被奸人利用。

羊献容也有同样的想法,与其这样反复被折腾,倒不如死了一了百了,可就是鼓不起勇气奔向死亡。

司马颙很快就来推她一把,假借司马衷连下两道诏命,催促羊献容立刻自杀,并派西台政府的执行官田淑前往监督施行。

本来羊皇后必死无疑,但东台政府当家的人却纷纷表示拒绝,认为羊献容已然家破人亡,又被关押在空旷的离宫,周围戒备森严,根本不可能与奸人勾结,而诛杀一个无辜的可怜的走投无路的女人,让天下人作何感想?

田淑一时不能决定,便派人回奏司马颙,司马颙大发雷霆,下令立刻杀掉阻拦的人。京畿卫戍总司令刘暾听到风声,不能敌人出手就提前投奔司马越去了。而羊献容经过这一波折,竟侥幸逃过一劫。

难以想象羊皇后死里逃生后的心情,或许并没什么开心的,但几年后,她一定会非常感激刘暾等人,同时也一定会更加欣慰自己没有在最艰难的时候选择以死逃避,因为最艰难的境遇一旦挨过去,往往就会迎来美好和愉悦。

本年12月,司马颙军队与勤王军的战争进入高潮。

范阳王司马虓的参议官刘琨大展三寸不烂之舌的功力,说服冀州督导官温羡把官位让给了范阳王司马虓,于是勤王军的势力范围再添一州。不久刘琨又前往幽州请王浚派遣援军,然后带着幽州的骑兵突击军一举将司马颖的所有精锐兵力扫荡干净。

温羡也是晋王朝的名臣,但他的侄子名气可能会更大一些,“叛贼杀手”温峤的称号可不是白得的。

司马颖败退之后,司马越的主力军也赶到,与刘琨联合将刘乔合围,刘乔的儿子在混乱中被斩于马下,刘乔则逃往平氏(地名,具体位置在哪里并不重要,因为刘乔在历史舞台上的重要戏份已经杀青了,后来倒也得了善终)。

于是司马颙所有能倚仗的外援军队全部以溃败告终,只有张方这一张底牌可打了。

在战胜司马颙方面军的过程中,刘琨无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年那个和小伙伴祖逖一起闻鸡起舞的小伙子,早已蜕去了稚嫩的外衣,取而代之的是稳重坚毅与大气。因为祖逖在家为母守孝,刘琨先于他在乱世中赢得功与名,但二人最终都会成为晋王朝的得力干将。

司马颖再次败逃,扬州陈敏的日子也不好过,自从起兵之日起,貌似就很不顺利,本来以为江东的名门望族应该都会拥护他,结果只有一个顾荣表示支持,而周玘、贺循等人都以养病为由推辞了一同起事的邀请。

雪上加霜的是他的老乡陶侃正率军赶来,而且这个老乡不是来叙旧的。

刘弘获悉陈敏叛乱之后,第一时间派出了江夏郡长陶侃和武陵郡长苗光进驻夏口准备动手平乱,又让南平郡长应詹统帅船舰作为后援。派出这么多兵力,足见刘弘对陈敏的关心。

陶侃虽然能征善战,但在此次战役里面有个尴尬的身份——和敌人是同乡。刘弘的跟班提醒他,以陶侃的才华,如果和陈敏勾结起来,那么一定会是个难缠的对手,只怕扬州难平,荆州也会出现危机。

刘弘付之一笑,并没有理会。但陶侃却听到了风声,迅速把自己的儿子和侄子送去刘弘那里当人质,以此表示自己的忠心。刘弘非但没有将两个孩子留下,反而任命他们为参军,并送了许多礼物,然后让他们回去照顾他们的奶奶,也就是陶侃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