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婚礼上(1 / 2)

功盖三分国 阳懿 0 字 9个月前

 二月初二,龙抬头,宜婚嫁,加冠及笄。

春雪早已融化,万物正在复苏,冬小麦这时正是发疯长个的时候。卧龙岗脚下,诸葛家的那片麦田,郁郁葱葱,麦苗早已高出尺许,这让前来道贺的宾客,很是吃惊。

这个时代,即便真正的世家大户,家中都是有着许多良田的。

扪心自问,自家地里的麦苗,可没有诸葛家的麦苗茁壮呢!

许多人心中,都在盘算着,找个机会得问问诸葛孔明,他家的麦子长得这么好,倒底有什么窍门。毕竟,民以食为天,谁家不想多收一两成的粮食呢?

不过,今日是诸葛孔明的大婚之日,却是不好今天就问的。

孔明大婚,该来的宾客基本都来了,有的在草堂中坐着品茶,有的在屋前屋后四处转悠,欣赏着春景,还有的直接就奔到农田附近,近处观察诸葛家麦苗的长势。

山脚下,一溜儿的十八辆牛车停歇着,打头的却是一辆大红婚车。

婚车中坐着的,就是新娘黄月英。

贴身丫鬟大丫和小丫,本也跟着她们家小姐坐在婚车中,只是快要到卧龙岗了,这才将婚车停下,两个小丫也装扮簇新,下车之后随侍在婚车左右。

诸葛亮一身大红袍,骑着一匹大红马,在婚车前稍等着。

昨天下午,诸葛亮就去沔阳接亲,今日五更就带着队伍往回赶。毕竟,沔阳距离隆中有一百多里路,来回一趟,即便快马加鞭、不顾惜马力,少说也得五六个时辰的。

婚车停下来,就是为了等两个小丫头下车,随侍在婚车两侧。

同时,后面赶牛车的仆役,也紧跟着检查牛车,看是否有物品掉落。这一路百余里的急忙赶路,沿途颠簸的,可不敢遗落了嫁妆。

是的,这十八辆牛车上所载的,就是嫁妆。

老丈人嫁女,恨不得连家中地皮都搬来作嫁妆。

沔阳的那八十顷良田,自然也成了嫁妆。

小半会儿,就有一名管事儿的凑上前来,禀报道:“姑爷,十八辆牛车,都没有遗漏。”

诸葛亮颔首:“如此甚好,稍事休息,咱们赶紧就上山,可别耽误了时辰。”

婚礼吉时,定在午时正,此时却已是巳时末,山路还有着两里地呢。

……

卧龙岗上,草堂中,也是一片忙碌。

从庞家借来的丫鬟仆妇们,穿进穿出,不时为客人们添茶倒水,或者端些瓜果之类的。

所幸,诸葛家宾客不多,庞岷还张罗得来,并不焦头烂额。

这时,守候在山腰,就等着迎亲队伍的诸葛诞,兴冲冲的跑进来,嚷嚷道:“回来啦,回来啦,二哥接亲回来了。”

闻声,众宾客迅速归拢,在草堂门口各自寒暄片刻,就都进了正屋。

待会儿,新人进来之后,会在正屋拜天地的。等新人送入洞房之后,宾客们才会前往客堂就坐。再然后,等新郎出来,就可以开席了。

诸葛家的草堂甚是宽敞,今日来的宾客也不是很多,正屋倒还容纳得下。

等众人就位之后,庞岷赶紧让人将一盆炭火,放在正屋门口。

待会儿,新娘子进屋拜天地之前,须得从这盆炭火上跨过的。在新娘子未到之前,其他人可不能搅乱了这盆炭火的神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