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丰年好大雪(1 / 2)

红楼医梦 牛头波比 0 字 9个月前

 啊哈?李享复又打量了这人一番,心道,这莫非就是那结草衔环贾雨村?早知他客居林海门下当黛玉的教书先生,没想到竟就住在自己隔壁?

李享收回目光,并不打算与他搭话,一来二人年龄差距摆在那里,真没啥好聊的,二来跟这等人物还是保持距离为妙。

偏偏这边管家又来传话,说是林海有事相商,正等二人过去。

李享与贾雨村来到林海书房,见后者神采奕奕,面目含笑,显然是遇着了什么喜事,见李享和林如海来了,便请二人落座,说明了缘故。

原来将近年底,林海接到圣上命其回京述职的消息,故而即日便要动身回京,又有京都之中贾敏的娘家贾家来信,贾母甚是挂念贾敏极其外孙女,考虑到林家人口单薄,林海上无双亲,下无长兄,不如趁此机会携了妻女回荣国府过年,以图热闹团圆。

同时京都之中也传出消息,朝廷有意起复参革人员,林海有意让贾雨村提前入京奔走打点,以便重振仕途。

说起这贾雨村,林海也是相当敬佩的,当然,他不像李享那样提前知晓其小人面目。

因林海和贾敏把黛玉当男孩调养,教其读书写字,这才想要请个教书先生,贾雨村闻言便屁颠屁颠跑来应聘,其人品暂且不谈,贾雨村的才学却是真金白银,颇有份量。

启蒙老师是贾雨村这等进士出身且当过一方父母官的人物,这样的规格,便是皇子也不过如此了!这样的事情,对于贾雨村本人而言,明显是折节吃亏的。

而林海门下并无清客,平日里又洁身自好,只求兢兢业业,不负皇恩,故而并没有多少人情往来,于是常与贾雨村交流消遣,言谈之中,对其愈发欣赏。

君子成人之美,这一次朝廷有意起复旧员,林海也乐得施恩,将消息告诉了贾雨村,并告诉他可以一齐进京,请荣国府中的人帮其打点一番,以重振仕途。

至于李享,由于贾敏大病初愈,林海生怕途中病情有反复,因此希望李享也能同行,另外张太医也已经于近期启程回京,准备回太医院立案研发青霉素,这事李享是答应了张太医的,而且李享本就说过他兄妹三人要回京城,不如趁此机会一道回京,更是方便。

贾雨村闻言,自然是感激涕零,忙起身给林海行礼,林海扶起贾雨村,发现李享却是一脸苦闷之色。

这算怎么回事?李享本以为自己救了贾敏,林妹妹好歹也该过几年温馨太平日子,怎么反倒提前往那荣国府去了?

可林家三口回京往荣国府处过年是人家的家事,李享一个外人自是无法干涉的。

林海见李享自顾自地出神,于是开口问道:“李大夫,张太医临行之际一再请求我要安全地讲你送往京城,此番与我等乘官船入京,岂不方便?”

李享点头称是,复又问道:“那日我观令千金气色,似乎有些不足之症?”

林海正要提及此事,见李享问起,忙说道:“正是了,小女乳名黛玉,自幼体弱多病,也是遍寻名医总不能根治,不过常以养生药丸吊着,不知多早晚是个头,李大夫既然提起,可有方根治?”

李享又问道:“无法根治?恐不见得吧?想来应该有人提出过根治之方,只是林大人并未重视。”

林海闻言,低头思量了稍许,道:“黛玉三岁那年,确实有过一个癞头和尚上门,说要度她出家,我膝下无儿,只此一女,夫人亦是爱如珍宝,岂能从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