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有名有姓的摄影师都在专题下发表了自己的评论,抒发自己对于这几张图片的看法。
华南摄影协会副会长刘一照:“自从在展览上看过48寸的版本后,我就一直对此念念不忘。如果大家使用手机观看,其实很难发现这几张作品最重要的细节。如果可以,大家最好使用电脑放大观看。
“说回这几张作品,它们给我最大的震撼是让我感受到了平静是最有力的语言。我们很多摄影师在拍摄时,都会用力的渲染苦难,甚至丑化被摄者,以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可是这已经违背了摄影的初心,我拍了四十年的照片,也看了四十多年的照片。我觉得这几张能留在摄影史上,成为又一代的人文标杆。”
上海摄影协会会员王如戏:“我昨天就看到了这几张照片,但因为是在手机屏幕上,我眼神也不太好,所以并没有仔细看。直到今天我的学生给我用大屏幕展示了它们,我大为震撼。这无疑是一次对现有人文拍摄的冲击,无论是使用胶卷作为载体,还是排除了摄影师的个人主观影响,都让它们在今天显得如此不同。
“我看了足足半个小时,才明白摄影师的良苦用心。它的标题是对视的平等,只要是人自然拥有平等对视的权利,可是世俗太多偏见和枷锁,使得这种本该是默认的规则发生扭曲。在如今,金钱与权力对视,奢侈与身份对视。普通民众的对视权利已经被剥夺,他们只能仰着头,看那些站在山顶的人。如果遇到当面,甚至还要鞠躬哈腰,卑躬屈膝。着实令人唏嘘不已,而摄影师通过这组照片却展现出了每个人最基本的权利,对视的权利。”
著名摄影评论家凤仪声:“相比于对视的平等,我更喜欢凝视。因为从大众传播的角度来看,它们更有利于普通人对自己的生活,对社会现象产生思考。并且虽然摄影师采用了极为鲜明的对比,把遮羞布一下子撕开,但因为他拍摄的是背影,这既保护了当事人,又让所有人不断产生思考,最后代入其中。
“无论是对于年轻人还是中年人,他们都会想,对比窑村的这些人,我们真的生活的很有压力吗?真的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吗?是不是应该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这种意义是那种单纯拍摄苦难的照片所无法比拟的。因此我很喜欢它们。当然,我想那些被拍摄的人,可能今天就要把照片里的衣服扔掉,或是永远的藏起来。否则被人认出来后,只会得到鄙夷的眼光。
谁也没想到,短短十多个小时,窑村365天的排行就不断提高,本来市政府并没有想去炒热这件事情。然而可能是因为这几张照片着实显眼,炸出了不少平日里潜水的摄影大佬下场评论,导致热度不断上升。
最后停留在了第三的位置,前两个都是当前娱乐圈炙手可热的女星发布的自拍和写真。
而这一波热度下,带来的便是硬汉陈哥这个账号的知名度也跟着起飞了。许多业内大佬都开始打听他到底是什么身份,是不是某些艺术大家的弟子或是什么独立摄影师。
这其中刘一照的速度是最快的,他直接把电话打到了庄则强那里,在一通夸赞后,顺利把陈平生的资料问到了手。
刘一照看账号名称就知道这小伙子年纪肯定不大,但也没想到竟然还是个大四学生。毕竟展览上除了人名也没有其他信息。
而且当他得知这小子是李教授的学生后,极为欣喜,因为李教授本身便是华南摄影协会会员,那他如果想拉陈平生入会,就简单太多了。
现在摄影协会之间也卷得很,为了抢人,什么优待都敢提。
所以刘一照决定先发制人,把陈平生拉入协会,在他这里,年龄不是问题!重要的是实力!
当然,此时刚回到家,看完最新评论的陈平生还不清楚各大协会们已经开始运作了。他只是感觉到自己这次是真的小母牛坐火箭,一飞冲天了!
因为他看到了账号粉丝那一栏,明晃晃的五个数字:4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