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拉扯(1 / 2)

 朱肆见人都来的差不多了,稳了稳心神便开口道:“晋王的奏报想必你们已经知道了,所以朕特来问问诸位爱卿的意见。”

话音刚落,马吉翔的弟弟马雄飞,左都督御史便站出来说道:“鞑子来犯,如今云南三面皆敌,宜往永昌,暂避锋芒!”

马雄飞一开口,群臣就有些疑惧,因为马雄飞一向是其兄长马吉翔的喉舌,而马吉翔能在这个四处漏风的朝廷成为权臣,便是因为他得到了皇帝与晋王的双重信任。

大明大小事务本就决于李定国,再加上皇帝的支持,无论再奇葩的政策都会得到通过。所以马雄飞的话一般都带有最终决意的味道。

果然马雄飞一说完,朝臣大半都比较意动,他们这些人此刻正是六神无主之际,对于局势的判断力自然就下降许多,风往那边吹,便往那边倒。

再说了,在官场讲究和光同尘,判断力有个屁用。说的再正确,皇帝不采纳,有个鸟用?

更为可怕的是,要是你谏言一旦成为预言,你成了智者,而皇帝成了小丑,万一碰到小心眼的皇帝,当场不说,心里肯定不高兴,指不定就随便寻个借口把你办了!

而老朱家最不缺的就是这一挂。

朱肆坐在龙椅上,看着才顷刻功夫,朝臣竟然都同意去往永昌。

就没人争论,没人反对?

个个如同泥塑菩萨一样,让他不禁失望之极,这满朝文武就没一个头脑清醒之人?

这也太了荒谬且不合逻辑了!

然而还没等他失望完,下面这群人精不少人便从他的微表情猜测出了他的想法。

雷跃龙于是当仁不让,直接站起来出列,厉声道:“陛下,臣斗胆将建言去永昌的人拉出去砍了!”

“臣附议!”

“臣附议!”

这突然起来的怒喝,以及这突如其来的反转,让朱肆有些措手不及,刚才明明大家都同意去永昌的景象,怎么转眼就成了天怒人怨的决意了?难道是自己的错觉?

不过倚着脑海中的记忆搜索,不一会儿,朱肆便明白了这是永历朝廷的一贯风格,朝堂交锋永远都没有和和气气的。

要么是一边倒,要么是喊打喊杀,就没有一个正确讨论议事的环境。

而当站出来呵斥马雄飞提议的人,大多都是科举正途出身,崇祯朝就做了官的人,这就更不难猜测,他们就是要趁着这个机会,杀一杀马吉祥的锐气!进而戳一戳晋王的锐气!

至于那种做法才能转危为安,那是次要的。

主打的就是一个“攘外必先安内”。

把朝廷的奸孽清洗了,这大明的社稷自然是朗朗乾坤,蒸蒸日上。

尤其是以刚烈著称的雷跃龙,刚才没喊出满门抄斩的口号,已经算相当有礼貌了。

马雄飞对于雷跃龙的火爆性情显然有免疫力了,并不激动,也不自辩,而是等着雷跃龙将话说完。

“永昌!边陲小城尔!三面皆敌,绝境之地。万一战事不利,马雄飞!是想让天子弃国不成?”

被当面直呼大名,马雄飞面子有些挂不住,但依旧和和气气的回到:“陛下让咱们畅所欲言,阁老如此兴师问罪,将陛下的话置于何处?”

朱肆在龙椅看着事情好像变成了双方拌嘴,也是一阵头疼,同时也明白了之前朱由榔为何会逃避政务了。

但眼下还是要将这次争吵先平息下来。

朱肆压制了自己的怒气,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心平气和说道:“吵吧!吵吧!过几天咱们去鞑子的军营继续吵!不把大明吵亡国,你们是不会甘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