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北庭都护(2 / 2)

天命水浒 一剑之刃 0 字 4个月前

建国初期,全国人口将近一亿。建国十五年后,人口已经达到一亿两千万。</p>

单单这十五年通过田地置换、退役封田、军屯戍边、犯人守边、自愿迁徙五种形式,一共向四面八方输送了八百万人。</p>

这八百万人对于华夏来说,并不算多。但对于周边民族来说,却是一种降维打击。</p>

因为辽国灭亡前契丹人口才230万,灭亡时人口不足30万;草原蒙古五大联盟,在辽国时期加起来不过一百万,现在更是只有五十万不到。</p>

北庭都护府主要的敌人是在乌拉尔山东西两侧的哈萨克、白鞑靼、突厥乌古斯、马扎尔、罗斯人、彼尔姆人。其中哈萨克人五万帐,白鞑靼四万帐、乌古斯十万帐、马扎尔人十万帐,人口最多的是罗斯人,罗斯人在公元862年,建立了留里克王朝,乃是东欧平原上的霸主,总人口一度高达五百多万。</p>

可以说,华夏这些年外迁的人口都抵得上北庭都护府所有民族人口总和了。</p>

明明拥有广阔的领土,肥沃的大平原,为何他们人口还是这么少?</p>

并非不想,而是不能。</p>

无论哈萨克、白鞑靼、突厥乌古斯、马扎尔、罗斯人,还是乌拉尔山的原著彼尔姆人,都不善农耕,他们以游牧、渔猎、劫掠为生,这种生活方式,让他们食物不足,婴儿的夭折率非常高,成年人的寿命也普遍偏低。人口增长非常困难。</p>

罗斯人之所以比其他游牧民强一些,是因为当年给匈奴人做奴隶时,学到了不少的农耕技术。</p>

匈奴与大汉敌对数百年,虽然主要生活方式是游牧,但也受大汉影响,经常南下劫掠汉民带回草原作为奴隶进行农耕补充食物不足。比如当年李陵投降匈奴后,娶单于之女,在草原上创建了属于自己的黠戛斯部落。北魏皇帝拓跋氏便打着李陵后人的名号进入的中原。</p>

匈奴也好,后来的鲜卑、契丹、女真也好,他们在长期与汉族的交战、对抗中,也都发展出了自己的农耕技术。</p>

东汉建武二十四年(48年),匈奴因内乱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降汉居于河套,北匈奴居留漠北。公元88年至91年,东汉持续发动了对北匈奴的战争。永元三年(91年)二月,窦宪围北匈奴于阿尔泰山,俘获单于母阏氏以下五千余人。至此,北匈奴势力被彻底击溃,主力西迁进入东欧平原。</p>

在这里,匈奴击败并奴役当地土著斯拉夫人。</p>

斯拉夫人在早期就是东欧平原上的蛮族,多数是游牧部落,少数是渔猎,极少农耕,有时候还以抢掠为生。被古罗马帝国与日耳曼人、凯尔特人并称为三大蛮族。但遇上更加野蛮的匈奴人,斯拉夫人很快就被征服,选择了归顺。匈奴骑兵打仗,斯拉夫人开始种田,匈奴慢慢恢复了元气。</p>

直到公元409年,一位名为阿提拉的匈奴大酋长横空出世,匈奴帝国开始碾压罗马,以上帝之鞭的姿态横扫罗马帝国,建立起了东起里海,西至多瑙河,南至巴尔干半岛的北至挪威的庞大帝国。西哥特、东哥特、日耳曼诸部先后臣服。</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