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乘船回家(2 / 2)

天命水浒 一剑之刃 0 字 4个月前

像杜甫、苏东坡、陆游、辛弃疾这样的文人,正是因为苦难的经历,让他们看到了更多,想到了更多,所以才能写出更多好文章。</p>

在崇尚空谈的时代,他们确实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但,了解民间疾苦,并愿意付出行动的人,你能说他没有政治才能吗?</p>

只是那个时代,不允许实干的人施展才华而已。</p>

晁盖怀着瞻仰的心情,让船队停靠在琼州两天,骑马到儋州瞻仰了一番苏东坡书院和苏公祠。</p>

八月二十七日。</p>

船队继续航行,抵达广州城。</p>

此时的广州城,已经颇为繁华。东西长五里,南北长八里。拥有人口三十余万。建有一座市舶司,有宽阔的码头,商船来往如织,多是南洋来的胡商。</p>

大宋原本有密州、杭州、明州、温州、泉州、广州六大市舶司,每年靠收税能得纯利320万贯。</p>

到了政和二年(1112年),蔡京发现六大市舶司船队吞吐量非常大,但是税收却越来越少。于是鼓动徽宗取缔了杭州、明州、温州、泉州四个市舶司,一方面节省开支,另一方面加强对走私点的打击。只留下北方的密州市舶司和南方的广州市舶司。</p>

密州市舶司主要贸易对象是日本、高丽、辽东半岛等地。广州市舶司主要贸易对象是南洋各地。</p>

这大宋看似海外贸易频繁,其实遵循的依然是重农抑商的国策,骨子里仍然是闭关自守的小家子气。</p>

因为市舶司的商贸船都是官船,不允许民间出航,市舶司开设的目的不是繁荣经济,仅仅是为了朝廷提供赋税。比如,不允许私人船只出海,若有违反者,“徒二年,财物没官”;不允许铜钱出境,“以铜钱出外界一贯以上者,为首者处死刑”;连铜钱和私人出海都不允许,自然更不允许海外探索和移民。</p>

这种自捆手脚的方式,导致大宋海贸看似繁荣,却无法扩展自身影响力。白白放着广阔的世界,迟迟无法打开大海航时代。</p>

不让国人出海,却积极吸纳外邦友人来华。相当于主动把扩展世界的机会让给他国。</p>

问题是,别国都能不远万里抵达你家门口了,说明他们的航海技术比你强大,凭什么还让你吸血?</p>

这样被反噬的例子其实很多。</p>

比如大唐时期,广州不允许汉人出海,却千方百计吸纳胡商来定居,最后导致大唐末期,胡人一看机会来了,十万胡人鸠占鹊巢,屠杀奴役粤人百姓数十年,也不再向大唐交税,建起了小王国。最后还是靠着黄巢攻陷广州,才拨乱反正。</p>

到了大宋,依然沿袭大唐善待胡人之策。因为有黄巢杀胡的前车之鉴,胡商老实了许多,可随着他们人口逐渐增多,又开始了拥兵自重。到了南宋末年,胡商蒲庚寿在泉州搞起了国中之国,不但袭杀张世杰,还尽屠泉州城内南宋宗室,投降蒙元。一直到一百多年后朱元璋攻下泉州,才结束了蒲家对泉州统治。</p>

到了大明,依然是这个德性。郑和七下西洋,看似是海贸盛世,其实沿袭的依然是“重农抑商”国策,下西洋的都是官船,不允许私船出海。七下西洋之后,将大明民间海商一网打尽。随后明朝便宣布海禁,官商、私商都没了,只能继续沿袭唐宋的老路,坐在家中,等着胡商上门。倭寇之乱和葡人霸占澳门就是主动放弃海洋,闭关自守的恶果。</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