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返回中原(2 / 2)

天命水浒 一剑之刃 0 字 4个月前

普通将士各论军功;</p>

石秀调度有方,守护天王城有功,不再担任陷阵营首领,任命为天王城主将,负责松山山脉和辽西走廊诸城事宜。</p>

陷阵营扩编为三千六百人,时迁升为陷阵营主将,李逵、鲍旭、邹润、邹渊各领九百人为副将。</p>

铁浮屠、猛安营此战作战勇猛,功勋卓著,扩编为三千人,可从女真俘虏中寻找兵源。汉化教育不能停,完成汉化者可得完整军功,未完成者半数军功。</p>

苍狼军杨志、神武军董平以军功封为关内侯。各将依次论功。</p>

雷鸣军史文恭驻地从通辽城转移到上京临潢府,威压周边蒙古诸部。</p>

神武军董平镇守中京大定府,对周边蒙古诸部进行扫荡。</p>

苍狼军杨志镇守燕京城,统筹北方战事。在第一场雪到来之前焚烧草原枯草,扫荡遇见的一切蒙古部落。</p>

契丹民族已经衰落,那无论如何不能让蒙古人趁虚而入。扫荡蒙古诸部将成为杨志北庭军团目前的主要任务,待蒙古诸部被扫荡屈服之日,也就是杨志成为列侯之时。</p>

林冲豹韬军返回黄龙府,继续统筹东北军事。</p>

麒麟军卢俊义护卫晁盖,押解辽国君臣、蒙古诸部、女真俘虏回返中原。</p>

十一月二十七日。</p>

晁盖一行浩浩荡荡南下。</p>

北方大胜,俘虏天祚帝,辽国覆灭的消息也被传令兵迅速的传遍华夏各地。</p>

燕云十六州的汉人听闻辽国覆灭消息,心情复杂难以言表。一年半前他们还是辽国二等臣民,虽然华夏收服失地,让北地汉人翻身做了主人,但他们内心仍惴惴不安,生怕辽国再打过来。</p>

现在好了,看似强大的辽国覆灭,连大辽皇帝都被天启陛下俘虏,他们顿时觉得豁然开朗,压在心头的阴云一消而散。</p>

“现在,我才真正感觉咱们汉人立起来啦!”</p>

“这都是陛下的功劳啊!”</p>

“我华夏武德充沛,实乃我汉人之福!”</p>

“陛下万岁!”</p>

北地汉人奔走相告,互相欢呼庆祝。</p>

北地的契丹、奚人、渤海等民族百姓则忐忑不安,如今汉人当家,不知会不会清除、欺压他们,就像他们曾经对汉人做的那样?</p>

直到安民告示下来,官府有令一视同仁,免税两年后一体纳粮,他们才放下心来。</p>

............</p>

东京开封府,吴用、公孙胜得到前线军报,不禁欣慰笑道:“陛下终于要回来了。如今政务、军事千头万绪,正需他拿个主意。”</p>

“此次平定北方,北方军事压力骤减,但是移民压力却是暴增。我等工作不力,陛下回来,还不知该如何交代呢,唉。”</p>

晁盖打下了北方千里江山,但是吴用和公孙胜移民之策却遇到了巨大困难,中原汉人太眷恋故土,向北方移民数量稀少,让两人愁的头发大把大把的掉。</p>

“等陛下回来吧,陛下一定有办法。”</p>

两人面面相觑,互相安慰道。</p>

...........</p>

华夏半月谈编辑部,李清照拿到北方军情之后,立刻连夜撰写了一篇《天启陛下灭辽记》,洋洋洒洒五千余字,犹如神话故事一般,用跌宕起伏的剧情,描写了晁盖一战灭辽的经过。尤其重点描写了天王城的建设、天祚帝投降、传国玉玺归位,给人一种天命所归,汉唐正统在华夏的感觉。</p>

十二月一日,最新一期《华夏半月谈》印刷之后,在全国立刻引起轰动。</p>

“那个曾经的父母之邦辽国就这样被陛下灭了?”</p>

“那还有假?华夏半月谈可是官府邸报。”</p>

“辽昏侯,想不到曾经高高在上的辽国皇帝竟然被俘,还得了这么一个封号。”</p>

“昏庸无能之辈,能得一个侯爵,就该偷笑了。”</p>

“陛下兵锋所指,那些蛮夷还不乖乖俯首,哈哈哈,我华夏无敌!”</p>

华夏帝国从东到西,从北到南,都在讨论着辽国覆灭之事,心中充满了自豪感与安全感。</p>

............</p>

西夏,银川城。</p>

听闻辽国覆灭,天祚帝被俘。西夏崇宗皇帝李顺乾大惊失色,急忙将自己的弟弟西夏兵马大元帅察哥找来商议对策。</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