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危机(2 / 2)

财政部长张启俭也出列说:“目前帝国新政已经进入中期阶段,每年的财政预算都有定额,扩军计划已经进入了第四个年头,军费、训练都要钱,恐怕几年之内,帝国无法发动三十万人以上的战争。”

“也就是说……”

“帝国陷入了财政危机了?”

楚子璇毫不意外,就算在苏勒斯塔城抢了一笔,但小国的国库能支撑诺大的夏国多久?不说扩军计划四年还没有完成,但是对联邦的新政就得投进去不少钱,就像当初帝国改革一样,恨不得一个钱掰成两半花。

“是的,殿下,要不要让联邦各国的政策缓一缓,等……”

“不行!”

楚子璇摇头,那些国家是好不容易才打下来的,既然是大夏的土地,就得实行夏国的政策,花再多的钱都是值得的,他要的是哪里永远变成帝国的疆土,而不是过个几十年上百年,就分裂出去。

“王大伴,”楚子璇招了招手,“把东西拿上来。”

王礼立马会意,让司礼监的太监把东西递给他,然后王礼将一份债券凭证呈递上来,说道:“请殿下过目。”

这是一份制作精良的债券凭证,淡金色,纹路清晰、优美,上面绘制着牡丹图纹,看起来大气而典雅。

再看上面的数字:100龙元!

也就是说,100龙元起购,这是面值最小的。

100龙元在现在的帝国是一个什么水平呢?

新政初期,一个普通工人在每个月收入是1块龙元,但现在伴随温性通胀,上升到了一点二龙元,换成西方的金币就是一枚金币加二十枚银币。

100龙元,需要一个工人不吃不喝干100个月,要八年零四个月。

而且100龙元是最小面额的,还有1000龙元和10000龙元。

为什么要这样设定?

说好了,最开始的国债是让有钱人来买的。

为什么?

因为现在国债整个规则还不明晰,肯定要坑有钱人……咳咳……也不能这么说,是规则和整个管理流程都还没有确定。

一旦门槛放低后,按照帝国国民的爱国热情,参与人数肯定暴增,如果银行工作量暴涨,这是很容易出错。

一旦钱的统计出错,就是大麻烦。

所以,通过面值来过滤一部分人,再通过规矩筛除掉另一部分人。

楚子璇看完很满意,说道:“目前统计愿意购买的有多少人?”

王礼说道:“帝都城有849人愿意购买,目前预定的购买额度已经有500万龙元。”

“臣预计帝都可以卖出去1000万龙元国债,北直隶能够到1200万龙元,南直隶不出意外,能够卖出去2800万龙元。”

帝都加上两个直隶省府,就收上来了5000万龙元了。

当然,如果是放在星历1881年发行国债,就不可能有这个数字了。

一是没有银行这个发行机构做信用背书,二是纸币没有推行,社会上的金银不多。

现在能卖这么多,也算是归功于新政改革后经济体量的上涨和民间对帝国政府信心的增加。

王礼这番话,让现场的气氛一度欢快起来,这样算上去帝国全国可以发行超过一亿龙元的国债,要是在联邦也发行,大概也能有二三千万龙元的国债。

有钱大家肯定高兴。

这个世界上,许多99%的问题都可以用钱解决,还有%则是需要更多的钱。

一群人像是突然发了一笔横财的暴发户一样。

楚子璇则说道:“国债可以解一是燃眉之急,但不是长久之际,从长远来看,帝国还是需要扩充产业,联邦各国都需要有自己的产业,内阁要对各国发展方式做单独分析,找出薄弱环节。”

联邦各国起步比核心的帝国晚,从国债数目就可以看出来,不过也很不错了,只要再过两年,联邦各国就差不多有现在帝国六成的成果了,那个时候应该可以考虑将联邦各国完全并入帝国!

“臣等明白……”

大臣们有了钱就可以放心的实行政策了,至于那个叶尼塞?不怕死的就来吧,正好去乌拉尔山爬爬山,人老了得多运动,他们还想去阿尔卑斯山的那边转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