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新政(2 / 2)

为了管理夏国庞大的疆域,楚子璇直接将之统一规划,各省总督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推行新制,改革地方,加强治安管理。

认命总督管理行省,却又不似旧制那般给予地方总督太大的权力,各个行省还有行政总长辅助管理政区,相互监督牵制。

总督的军权被大大削弱了,大夏帝国本土有楚子璇设置的“军部”和“军事委员会”,行省总督根本在军务上插不上手,最多可调动行省内的武装警察部队,各省的正规驻军是总督是指挥不动的。

新的行政下,原有的帝国官职体系被彻底改造成为更加先进的行政体系,各级中央部门都进行了现代化改革。

全国武装警察部队从旧军队中筛选进行新式训练,主要以维护本土治安为主进行针对性学习,但武装警察却可以在必要时刻充当前线补充兵,而且比动员起来只训练三个月至半年不等的动员兵更加训练有素且战术完备。

行省总督、行政总长由中央直接任命调动,各行省的官员,诸如市长、镇长、乡长、村长,都直接由上级任命,成为帝国政府体制内的官员。

如此进行新政、改制,是为了保证帝国的统治力,皇权上至帝都下至乡村,编户齐民,增强地方组织性,从帝国中央到地方基层,如臂使指。

随总督到地方的还有“监察院”的御史们,楚子璇觉得帝都的御史们太多也太吵了,省的他们又指着那个大臣的鼻子说这说那的,把他们分出去一批也清净点,让他们查验各行政区的土地,审查之前派出临时官员的业绩,避免土地分配不公,勾结私吞土地。

至于清理后空出的官职,由洛阳学府出来的毕业生临时担任,洛阳各级学府足以提供帝国对官员庞大需求量。

帝国政府内的大小官员都有一套特定的政绩考效和晋升资格,不允许有闲官。

新总督自中央任命后,在任期三年内,需完成帝国政府交代的业绩,如经济发展,行省改革等等……总之不能闲着,闲着就会想些不切实际的,上次有这个想法的已经被枪毙了。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大夏新任总督的名单里,大多都是少壮派,年龄在四十岁以下。

这些人是勇于尝试的,为了干翻西方人,他们是勇于变革、激烈进步、富有活力的激进派,其中最年轻的莫过于西部行省总督、祁王党核心成员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