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毕业时代(2 / 2)

火爆明星 古今圣贤 0 字 10个月前

第二位是张肖贵,怎么姓名听起来有点别扭:张肖贵――胆小鬼。嘿,别看姓名许成这样,人家还是纪检部副部长呢,所以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看人不要看表面,往往漂亮的女人都是但看着他们的官职我总怀疑他们居心不良官官相护,当然相互提携还是有的,因为这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美德风俗习惯。话又说回来,从客观上讲他的毅力还是蛮叫人佩服的,别的不说但就为了学校而竞选副部长一职,他的演讲稿一抄就五天,再一背又五天。

第三位可是重量级的人物。他叫邓安冬,是自律委员会的主席。起初听到“爵位”时不惊让我联想到他以后的目标可能是篡夺主席的位置。考虑到他的未来,让我产生一种巴结他的冲动,但最后还是放弃了,毕竟学校和国家还有一定的级别,不到年老体衰恐怕连国、务、院的大门是怎样的还不知道。现在我也不采访了,因为我总怀疑他们是不是事先安排好的像警察审犯人一样串好口供。一问“忙”,二问“龙卷风”。自从上次的“刮衣服”虚拟事件后,让我草木皆兵。所以只有通过观察,据我观察,他们的感受还真是一个“忙”,当然除了干点国家大事外,还有抄点小作业。

第四位不是“官僚”,但比“官僚”还“官僚”,因为“官僚”们都叫他“爷”。“爷”什么部门什么协会都没有参加,所以“爷”在宿舍的机率高达100%,因此采访“爷”比较容易。“爷”说:“人生如戏”。他们都有同样的诟病,就是惜字如金言辞简捷。但我很喜欢,因为我相信浓缩的都是精品。然而“爷”说的这个“戏”是指“游戏”。据观察,游戏是“爷”女朋友,一时不搂搂抱抱,“爷”的痛苦有似长城,相思就如大海。可以想象“爷”的大学感受是“戏在人在,戏毁人亡。”

第五位是在这个宿舍里最特别的,因为“官僚”们都叫他“老婆”。“老婆”是学习委员,在学校算是打出一片小天地,可喜可贺。从“老婆”的职位我们不难看出他为学校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因为他是“官僚”们的作业资源提供所,可谓名副其实。几个“官僚”的作业全指望他,进而使他们腾出时间继续为学校改革开放。因此,“老婆”的大学感受应该是:“几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提供作业的‘女人’。”当然,真实的女人提供的“作业”有很多种。比如……

……

……

一、啥是观后感

某些傻叉往往就电影好不好看而大发议论,猛发感想。其实这是很肤浅的行为。所谓的观后感就应该如长城,在观看时你站在山海关,观看后你已经走到八达岭,这是一种延伸。所以,观后感不是观后对这部电影内容有何感受,而观后脱离电影内容把握主题与我们实际人生生活相比有何感受。因此,我称之为“离题”——虽已落叶却不断根。

二、人性

《美丽人生》,傻叉看后都知道这是反语。而且我也是看完电影后不小心听到片名的。因为之前根本就不想知道,而且这与写观后感没半点血缘关系,所以我也没有尽孝的必要。

这部电影让我想到鲁迅笔下那剥削与吃人的社会,其中人性刻画入木七分。早期的黑人与犹太人就像中国古代与商人一样同等下贱,毕竟要像李师师与吕不韦那样咸鱼翻身的黑人与犹太人是少之又少,所以剧中男主角尽管努力地想要摆脱剥削与压迫,但最终还是落了个见上帝的下场。因此等级之分就成为人性的侵略者,逐渐地,随着人性中最原始的善慢慢磨灭,还来的是中国五千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森严等级与两次世界大战。最可悲的是历经改革开放的中国还分居民与农民,而且居民的待遇明显比农民还要高很多,也难怪,居民毕竟是后起之秀,妾总比妻好,谁叫她更年轻。

三、古代与现代的真假爱情

真实与虚假并非异性,而且还一脉相承。所以我得到一个结论:失败是成功之母,虚假是真实他爹。就像真理是从谬论中流产出来一样。因此真实是建立在虚假的基础上的。正如帝王的江山,其中的“山”是用白骨垒成的,所以才有后来的“长白山”;而其中“江”是用血流出来的,因为年代久远,红色褪成了黄色,也就变成了今天的“黄浦江”。

虽然古代虚假的爱情很多,但至少光明磊落。且不说妓院里的“超女”。单从妓院讲,现代的妓院就不如古代,古代的妓院可以大街小巷招摇过市敲锣打鼓地写着“青楼”“怡红院”等等广告标语到处拉赞助商。而现代开个妓院还要看“三个代表”允不允许,如果允许勉强写个“美容院”;如果不允许索性呆在家里等着别人叫“外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