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温血散”(2 / 2)

天赋越高,悟性就越强,根骨越好。

天赋越高,习武越快,习武越快,天赋越好。

如此那便不是良性循环了!

郑刀莫不开始期待,自己难不成还真能练成武功高手!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混到编制,吃嘛嘛香!”郑刀立即开始心中默念自己的为人准则。

为人做事,得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万不可好高骛远,企图一步登天!

要稳重!

形意拳不止于一形一意。有龙形,虎形,蛇形,猴形,鹤形,凡天地生灵之属,皆在形意之中。

只不过郑刀目前领悟的,只有这几种而已。

他现在也不止拘泥于真意,而是将真意融汇入拳法之上,一招一式皆能灵活衔接运用。

一直到第九天午后,郑刀刚下工,就准备开始练拳。

却是见到那张世贵行色匆匆跑进伙房。

“郑刀何在?”张世贵目光搜寻,终于在郑刀日常练拳的地方见到了她,“快随我前去大院。”

张世贵一把将郑刀拉起,不过这几日郑刀终日练武,身体素质大有提高,匆忙之下,张世贵竟然拉他不动。

“那药先生有急事,便要离开山庄,临行前点名要见你。”张世贵匆忙说明一句。

郑刀反应过来,赶紧快步随张世贵离开。

果然,到了大院,药先生已经辞别莫铁,背上行囊,腰后别起了那柄百煅的九环大刀。

见到郑刀第一眼,药先生便笑意盎然。

“看你的精气神,想必这些日子功夫应有精进。老夫果然没看错人!”药先生先是勉励了一番,随即让郑刀打一遍拳。

郑刀心有所感,也不敢藏私。当即立身起势。

龙形,虎形,鹤形……拳法的一招一式,在他的手里宛若流水顺畅,刚柔并进。拳到重时,竟听着猎猎的破风之声。

“好!”

一套拳下来,饶是药先生也不禁双目一亮,鼓掌叫了一个好字。

莫铁和张世贵这几天都是看着郑刀练过来的,自然知晓他的成就,可是这下见着郑刀聚精会神的打了这一通拳法,却也见得酣畅淋漓,仿佛感觉自身血液也跟随着涌动。

“你这一拳,胜过别人数年功夫。”药先生有感而发,拍着郑刀肩膀,“本来我寻你来,是爱才心切,想着临别之际再教导你一番。不过看你现在的功夫,却已经是快要登堂入室了。我便不好如何教你的。”

药先生抱拳再次与莫铁和张世贵笑别:“这几日多谢庄主和张先生款待。老夫也没食言,这小子一人,便胜过我教十人。今后还望庄主多多照看一二。”

药先生又看向郑刀,手掌在他肩上捏了三下:“小子,我与你虽无师徒之名,也算得有传道之功。如今我要远行,临别之际,不如送老头子我一道!”

郑刀心思敏锐,当即应了下来,拜过莫铁和张世贵后,随药先生离开山庄。

二人行了快一里路。

药先生突然止步,停下身来:“小子就送到这吧!”

郑刀连忙恭谨鞠躬挽送。

“你小子不仅天赋卓绝,人也聪慧。”药先生越看郑刀便觉得越心喜,“老夫也不白让你送一路。”

说着,药先生从怀里掏出早便准备好的一物递与郑刀。

是一张淡黄的布帛。

“此为温血散的药方。”药先生解释,“小子,你现在虽然学了几式拳脚,可是要想凭此入武道却是不够的。”

郑刀虚心接过。

药先生再说:“你想必也应听过,武道四境,造血,通骨,纳气,脱胎。”

“这造血是第一关,也是最重要的一关。武道一途,在于气血。天地生灵,尚在胎中之时,乃是混沌,不惨世俗,盖有一脉先天气蕴养。

而落地之后,遭受天地浊气污染,先天缺失。血液之所,乃气之源头。造血境亦是换血境。为的就是让你身体焕发新鲜的血液,只有最纯粹的血液之源,才能焕发先天一气。

这温血散,便是用于温养你的体血,使之蜕变,达到造血之功。”

药先生这循循讲解,郑刀立即便知晓了这“温血散”的珍贵之处。心中万分感动,如此之物,那些企图踏入武道之人,便是千金也寻求不得。

而药先生竟是如此轻易的便赠给自己。

此恩可重,郑刀感动之余,稽首长拜!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我此去青州,今生怕是不会回来了,小子你好自为之!”药先生捋须笑道。

“不知先生去往青州所谓何事?日后小子若学有所成,可去青州寻你?”郑刀发自内心询问。

药先生摆摆手:“我有一好友,近日于青州遇事,传信来寻我帮助。我自去青州,一是为帮他,二也是为求更高的武道路子。这黑山城还是太小了,你终究有一天也会离开。”

药先生知道自己情况,这郑刀年纪轻轻,天赋卓越,迟早有一天是会跳出樊笼,一跃而上的:“若有那一日,你还能记得老头子,大可去青州府城的长鲸帮寻我!”

青州长鲸帮!郑刀记住这个名字。

说罢,药先生也不再停留,却见他脚下生风,几个纵跃,便去了数百丈远,速度之快,便是传说中日行千里的赤兔马也追之不上。

郑刀矗立良久,待到再也看不见药先生的声音,这才如视珍宝的将温血散的药方收好,折身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