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战争背后(2 / 2)

列国漫游记 曲正一 0 字 10个月前

说完少年这边,再来说说对面的乱军。

静妔通过手下的这些芯炼宫道士,借助着难民的力量成功汇集起了一支大军。但这支所谓的大军也仅只存在于形式上。

毕竟你想让一群从未接受过军事训练的农民来行军打仗,其自身就会存在许多的问题。

首先就是粮草,毕竟人活着就得吃饭。几万人一天下来,光消耗的粮食就是一个极其恐怖的数字。虽然难民的要求并不高,他们只要能有一碗飘着几粒米的清水热汤喝,这帮老弱妇孺就会跟你走。但你如果指望这些人能够像军队那样快速的急行军,那这显然就是奢望了…

其次,像这样的难民群体太过鱼龙混杂,一般情况下政令在内部难以通行。毕竟行军赶路什么样的地方都得去。如果是走在官道上那还好,毕竟有一条笔直的道路在那,可以给所有人指明方向。

但打仗可不只是走官道行军这么简单。譬如爬山越岭,修桥涉河。白天硬开出一条路来行军,晚上在一片什么都没有的空地上安营扎寨,像这些事可不是天生就会的。

比如说一件小事;白天行军时,有一支部队走错了路。

这件事情看似小,其实代价可不是一般的大。尤其是像这种庞大的‘军队’,一旦有一支走错了,很可能连带着后面的部队也跟着走到别的地方去。其结果很可能是导致整个军队阵型大乱,甚至整支军队会因此而解体…

而到了晚上安营扎寨则事情更多。如何选在合适的地方扎营?如何在大军休息期间保证安全?如何安排岗哨?大军如何取水?如何保证后方粮草能够得到及时补充?如何与其他的部队取得联系?像这些东西,难道是不教就能会的吗!?

以上这些种种难题,全都是军队数量变多后所带来的麻烦。

这也就是为什么,以前的部队行军作战。大多都是以几千人的数量来组成偏师,而不是把人员编成上万人来统一作战。

毕竟人员过万和不过万,这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上万人的规模,光是粮草供应,一两个月的时间内就能把一个小国给吃垮。

这倒不是说一个小国供不起一支几万人的部队,而是在运输这些粮草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消耗太恐怖了。部队每往前多推进几十里,后方就要多消耗几百甚至上千石的军粮,才能往前线运进十几车粮食。

毕竟运粮的这些车夫民工也是要吃饭的,拉车的牲畜也是要吃饲料的。而且人家给你干活,你总得给这些人工钱吧!?

随着战线一旦拉长,战事时间一长。随之而来的各种隐患,便会层出不穷。

不光是在补给路上的这些民工就会造成很大的消耗,而且还会严重拖累农民耕种的时间。一旦农民没有时间种地,那么来年本国粮食则必定欠收。

到时不管前线仗打的怎样,最终只能是逼着自己这边撤军,然后回国老老实实的种地。否则光是民间的饥荒也能要了这个国家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