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梦乡(2 / 2)

列国漫游记 曲正一 0 字 9个月前

吴醒言这回睁开了眼睛,随即认真的看向对方的双眼,继续问道:“你为什么觉得他认识你?”

牛柱不敢隐瞒,一五一十的说道:“道士刚来的时候,其实我并不在村里…当时我想着到附近山上去采点野菜回来,好节省些粮食…我是在山上看到道士押送粮车的车队,这才又着急忙慌的跑了回来。”说着,便小心翼翼的观察着吴醒言的反应,见他没有责备自己的意思,这才接着说道:“当我赶到村里的时候,道士们已经先我一步到了村里,正在跟村里的百姓们攀谈,一看到我回来了,不经别人介绍,他便立刻向我走了过来,就好像知道我是这儿的头似的。”

“好了,我知道了…”

吴醒言似乎是真的有些累了,在听完牛柱的叙述后,再次闭上了双眼。然后才缓缓开口说道:“跟手下弟兄们说一声,让他们抓紧时间吃些东西,天一黑就离开。”

“好…”

牛柱本想询问一声吴醒言是不是也要吃点东西,但看着对方那疲惫的神情,最终还是没开口,转身退下了。

等牛柱走后,醒言便瘫坐在椅子上长舒了一口气。听着远处隐隐约约传来的嘈杂声,一双清秀的眉毛不禁轻轻皱在了一起…

他刚刚并不是有意要吓那个民妇,恰恰相反,吴醒言只是为了掩盖住自己内心的激动,而行为有些过激而已。

道士送来的这几车粮食,其意义非同一般。尽管嘴上没说什么,但粮食(粟米)本身就已经解答了许多问题。

妊国土地相对肥沃,雨水也还算充沛,算得上是一个风调雨顺的国家。崇国虽说不如妊国,但好在其国内还有一条崇河,很多地方取水灌溉也不是很困难。只是因为最近几年时节不正,土地干旱得厉害,所以才导致粮食欠收。

自从今天与思灵的那几次交谈过后,吴醒言一直对自己往土地里撒盐的事耿耿于怀,以至于在心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死结。

古代消息闭塞,各村百姓与邻村之间沟通都尚不频繁,以至于千里之外什么样子,基本上都没人见过,百姓数代人都没有出过本县一步是常有的事。所以,关于粟米很少有本地百姓见过,乃至于吃过…

吴醒言闭着眼睛,有些不舒服的在椅子上挪了挪身体,因为他身上穿着甲胄的关系,所以座起来总是有些别扭。但即便如此,他的心情依旧很好,甚至可以说此刻是他今天心情最好的时候。

无论是妊国也好,还是周围的几个国家。这里的百姓都没有种植粟米的习惯,不是说粟米产量不高,恰恰相反,在这个时代,粟米绝对可以说的上是高产作物。

但粟米有一个缺点,当然,也可以说是优点;粟米耐旱,雨水少的地方,它反而长得越旺盛。

粟米耐旱的同时,反之则是怕涝。雨水稍微大一点,若是不及时采取措施,其结果很可能是颗粒无收。崇国以及周围几个国家百姓不种植粟米就是这个原因。

但现在情况恰恰相反,包括崇国在内,周围各国数年连遭大旱。此时种植粟米,简直再合适不过。而更重要的则是粟米还有另外一个特性;耐盐碱,它可以在盐碱地种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上清宫道士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想到解决的办法,同时也不知从哪里调运来了如此多的粟米。不得不说,吴醒言真的佩服起这些道士们的手腕来了,抬起手闻了闻掌心里残余的粟米清香,随即便抓紧时间进入了他这短暂而又美妙的梦乡当中…